[发明专利]一种方位俯仰型天线通用正倒镜程序过顶处理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192199.5 | 申请日: | 2019-03-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188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 发明(设计)人: | 李翊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翊嘉 |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6 | 代理人: | 滑春生;李魏英 |
| 地址: | 266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天线 倒镜 俯仰 天线驱动 通用 指向 定量分析 闭环切换 工程领域 航天测控 卫星通信 减小 正镜 盲区 跟踪 统一 | ||
1.一种方位俯仰型天线通用正倒镜程序过顶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等时间间隔的目标跟踪的轨道预报;
步骤二、理论弹道离散时间序列数据程序过顶预处理;
步骤三、最佳程序过顶最佳起始点和结束点的确定;
步骤四、起始点前与结束点后的程序过顶数据处理;
步骤五、方位程序过顶起始点与结束点间角度与角速度平滑处理;
步骤六、俯仰程序过顶起始点与结束点间角度与角速度平滑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位俯仰型天线通用正倒镜程序过顶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一的具体方法为:根据目标轨道根数,可根据公开的轨道预报软件,按一定时间间隔T计算出所跟踪目标进出站的理论弹道离散时间序列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位俯仰型天线通用正倒镜程序过顶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二的具体方法为:
采用正镜程序过顶时,搜索并记录弹道方位速度绝对值最大时的时间序列号,并保持弹道数据的方位角、俯仰角、方位角速度、俯仰角速度保持不变;
采用倒镜程序过顶时,搜索并记录弹道俯仰速度小于零的最小时间序列号,当俯仰角速度大于等于零时,方位角、俯仰角、方位角速度、俯仰角速度保持不变;当俯仰角速度小于零时,方位角度加上180度并做角度超限处理,俯仰角变为180度减去俯仰角,方位角速度保持不变,俯仰角速度取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位俯仰型天线通用正倒镜程序过顶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三的具体方法为:
根据天线方位最大速度、最大加速度等性能指标,正镜时以方位速度绝对值最大时间序号点为起点,倒镜时以俯仰速度小于零的最小时间序列号为起点,沿该点弹道时间前后搜索经预处理后的目标理论弹道,并由速度、加速度与位移之间的关系在搜索时间间隔内,以天线能按方位最大角速度与最大角加速度可以转动角度范围大于理论弹道间隔角度范围为判断条件,直到搜索到满足条件的时间间隔,并以此间隔的起点为程序过顶最佳起始点,以此间隔的终点为程序过顶最佳结束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位俯仰型天线通用正倒镜程序过顶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四的具体方法为:
对经预处理后在起始点前与结束点后的弹道数据,程序过顶时方位角、俯仰角、方位角速度、俯仰角速度保持其值不变。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位俯仰型天线通用正倒镜程序过顶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五的具体方法为:
根据步骤三所采取的程序过顶最佳起始点和结束点的确定方法,自起始点下一个时间间隔点开始循环检测计算该点速度值减速至过顶结束点速度时所需要的时间,与该点至过顶结束点时间间隔相比,如果弹道时间大于减速所需要的时间,则以最大加速度对该点进行加速,并判断是否大于天线允许的最大速度,如果超过,则限制该点速度为最大速度,否则,自该点开始以最大加速度开始做减速,并以上一点速度与该点速度的均值乘以时间间隔作为速度增量,与上一刻的角度值相加,作为当前点的角度值,直至过顶结束点为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位俯仰型天线通用正倒镜程序过顶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六的具体方法为:
当采用正镜程序过顶时,天线俯仰在性能指标范围内即可满足目标跟踪要求,起始点与结束点间角度无需做平滑,保持其理论值不变;
当采用倒镜程序过顶时,先根据弹道起止时间与俯仰角度转动范围,计算出俯仰角平均速度、最大速度以及加速度值,然后以此值参照步骤五角度平滑处理方法,对等时间间隔的俯仰角速度与俯仰角进行平滑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翊嘉,未经李翊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9219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