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方便将线皮切开的电源线外皮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90931.5 | 申请日: | 2019-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005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梁建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市建业电器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04 | 分类号: | G01N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经济技术***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源线 驱动电机 线皮 支架 切开 外皮 检测装置 固定杆 绕线筒 伸缩杆 底座 切割刀片 螺纹杆 切面 带动转轴 上表面 卡块 平直 切皮 位块 转杆 缠绕 贯穿 移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方便将线皮切开的电源线外皮检测装置,包括底座、伸缩杆、驱动电机和卡块,所述底座的上方左侧设置有支架,且底座的左侧上表面设置有固定杆,同时固定杆设置在支架的下方,所述支架的两侧均贯穿有第一螺纹杆,且第一螺纹杆的内侧设置有限位块,所述伸缩杆设置在支架的顶部,且伸缩杆的下方和固定杆的上方均设置有切割刀片。该方便将线皮切开的电源线外皮检测装置,设置有驱动电机和绕线筒,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可以带动转轴、转杆和绕线筒旋转,绕线筒旋转的过程中拉动电源线,电源线在缠绕的过程中切割刀片可以将移动的电源线线皮切开,由于是机器进行切皮工作,所以效率较快,且切面平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源线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方便将线皮切开的电源线外皮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电源线是传输电流的电线,通常电流传输的方式是点对点传输,电源线按照用途可以分为AC交流电源线及DC直流电源线,电源线的线皮决定了电源线的使用寿命,在对电源线的线皮检测过程中需要将线皮切开。
一般切割电源线线皮为手动切割,切割效率较差且容易割伤使用者的手,这时,就需要一种可以方便将线皮切卡电源线线皮的电源线外皮检测装置来提高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将线皮切开的电源线外皮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一般切割电源线线皮为手动切割,切割效率较差且容易割伤使用者的手,这时,就需要一种可以方便将线皮切卡电源线线皮的电源线外皮检测装置来提高工作效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方便将线皮切开的电源线外皮检测装置,包括底座、伸缩杆、驱动电机和卡块,所述底座的上方左侧设置有支架,且底座的左侧上表面设置有固定杆,同时固定杆设置在支架的下方,所述支架的两侧均贯穿有第一螺纹杆,且第一螺纹杆的内侧设置有限位块,所述伸缩杆设置在支架的顶部,且伸缩杆的下方和固定杆的上方均设置有切割刀片,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底座的上方右侧,且驱动电机的前方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前方设置有转杆,所述转杆贯穿绕线筒和挡板的中部,且挡板设置在绕线筒的前方,所述挡板的前方设置有套筒,且套筒和转杆的两侧均贯穿有第二螺纹杆,所述卡块设置在挡板的内侧表面,且卡块卡合在卡槽内,同时卡槽开设在绕线筒的前方表面。
优选的,所述第一螺纹杆与支架为螺纹连接,且第一螺纹杆和限位块均关于支架的中轴线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伸缩杆与支架构成伸缩结构,且伸缩杆的中心点与固定杆的中心点在一条垂直线上。
优选的,所述驱动电机通过转轴与转杆构成旋转结构,且转杆的长度大于绕线筒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第二螺纹杆与转杆为螺纹连接,且第二螺纹杆关于套筒的中轴线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卡块在挡板的表面呈环形阵列式分布,且挡板通过卡块和卡槽与绕线筒为卡合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方便将线皮切开的电源线外皮检测装置,
(1)设置有驱动电机和绕线筒,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可以带动转轴、转杆和绕线筒旋转,绕线筒旋转的过程中拉动电源线,电源线在缠绕的过程中切割刀片可以将移动的电源线线皮切开,由机器代替手工进行切皮工作,效率较快,且切面平直;
(2)设置有第一螺纹杆、伸缩杆和切割刀片,可以根据电源线的直径调节伸缩杆的长度,再使用切割刀片将电源线外皮割开,以便对不同直径的电源线进行切皮工作;
(3)设置有挡板和第二螺纹杆,切割完成后,可以将第二螺纹杆拧出,再将挡板和套筒取下,以便将绕线筒上切割完成的电源线取下,从而方便对线皮进行检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俯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市建业电器实业有限公司,未经芜湖市建业电器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909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