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电磁加热的锅具及其制备方法和测温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90735.8 | 申请日: | 2019-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855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高雷;李庚午;张森;杨伸其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美的白色家电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36/04;A47J36/24;G01K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李昂;张颖玲 |
地址: | 528311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磁 加热 及其 制备 方法 测温 | ||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电磁加热的锅具及制备方法和测温的方法,其中,所述锅具包括:锅体和负载;所述锅体底部的外侧具有第一绝缘层,在所述第一绝缘层上设置有第一线圈;其中,所述第一线圈用于与工作时的电磁炉上的第二线圈产生电磁感应,以产生交变电流,并为所述锅具上设置的负载供电;所述锅体底部的内侧设置有热电偶,用于根据所述锅具的内侧加热温度产生相应的热电动势,并将所述热电动势输出至所述负载;其中,所述第一线圈为薄膜线圈,所述热电偶为薄膜电极,所述负载,用于将所述热电动势转化为温度信息。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烹饪器具领域,涉及但不限于一种用于电磁加热的锅具及其制备方法和测温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电磁炉及其烹饪锅具(普通锅具),在烹饪时温升过快、易糊锅,锅内水分烧干后造成锅具过烧等问题。导致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现有电磁炉不能很好地感知所用烹饪锅具的温度,进而不能较好地执行烹饪火力控制。
虽然有部分烹饪锅具设计有感温装置,但一般需要电池供电,才能显示温度信息给用户参考,相应的电池更换、充电操作比较麻烦;现有技术所提供的感温装置把感温器插入锅底部孔洞内,与锅内食物隔层多,温度传导慢,温差大,不能及时的把锅内温度信息传输给电磁炉等终端用于加热(功率)控制。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电磁加热的锅具及其制备方法和测温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电磁加热的锅具,所述锅具包括:锅体和负载;所述锅体底部的外侧具有第一绝缘层,在所述第一绝缘层上设置有第一线圈;其中,所述第一线圈用于与工作时的电磁炉上的第二线圈产生电磁感应,以产生交变电流,并为所述锅具上设置的负载供电;所述锅体底部的内侧设置有热电偶,用于根据所述锅具的内侧加热温度产生相应的热电动势,并将所述热电动势输出至所述负载;其中,所述第一线圈为薄膜线圈,所述热电偶为薄膜电极,所述负载,用于将所述热电动势转化为温度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测温的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电磁炉和有负载的锅具,所述锅具包括锅体,所述方法包括:所述锅体上的第一线圈与工作时的电磁炉上的第二线圈产生电磁感应,以产生交变电流;利用所述交变电流为所述负载供电;所述锅体上的热电偶根据所述锅具的加热温度产生相应的热电动势,并将所述热电动势输出至所述负载,所述负载将所述热电动势转化为温度信息;将所述温度信息发送给电磁炉进行加热控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锅具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成型后的锅体底部的外侧形成第一绝缘层;在所述第一绝缘层上喷涂导电金属,形成第一线圈;在所述锅体底部的内侧形成第二绝缘层;在所述第二绝缘层上设置热电偶的两极;其中,所述第一线圈用于与工作时的电磁炉上的第二线圈产生电磁感应,以产生交变电流,并为所述锅具上的负载供电;所述热电偶用于根据所述锅具的加热温度产生相应的热电动势,并将所述热电动势输出至所述负载,所述负载用于将所述热电动势转化为温度信息,所述第一缓冲层、第二缓冲层用于缓冲所述锅体和第一绝缘层、第二绝缘层之间的应力,并增加附着力。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锅具的底部设置第一线圈,并通过第一线圈与工作时的电磁炉上的第二线圈产生电磁感应,以产生交变电流,并为负载供电,如此,即使智能锅具具备有电池,也可提供无线电源给电池充电,不再需要经常更换电池或者给电池另行接插充电。在所述锅体底部的内侧具有第二绝缘层,在所述第二绝缘层上喷涂有热电偶,以快速准确测量锅具内侧的温度,测量获得的温度或显示出来或无线发送给电磁炉等终端,用于电磁炉功率控制等进一步操作。通过在被电磁炉加热的同时进行测温,能够实现根据锅具内温度信息自动控制加热功率和加热时间,以完成自动烹饪。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电磁加热的锅具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电磁加热的锅具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电磁加热的锅具的结构示意图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美的白色家电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美的白色家电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9073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层壁家具中的埋铰链系统
- 下一篇:洗碗机内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