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自动设计方法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189647.6 | 申请日: | 2019-03-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838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 发明(设计)人: | 周小稳;胡涌泉;苏雄;李金海;唐鹏;贾仰超;黄伟文;候柳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明珞汽车装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谭英强;黎扬鹏 |
| 地址: | 510530 广东省广州市高新技术产***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自动 设计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自动设计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获取输入信息并进行输入验证;按设计标准对通过输入验证的输入信息进行标准验证;根据标准验证通过的输入信息进行标准处理,得到第一信息;根据第一信息自动从第一数据库调入所需用到的所有零部件,并对调入的所有零部件进行第一处理;根据第一信息中的装配特征和装配方式或者重新绘制零部件产生的装配特征进行零部件自动装配。本发明对设计人员的要求大大降低,提高了设计效率;自动从第一数据库调入所需用到的所有零部件来快速完成新产品或对象的设计,设计效率有质的提高,同时通过输入验证、标准验证和标准处理保障了产品或对象的设计质量和标准化率,可广泛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辅助设计领域,尤其是一种快速自动设计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设计领域,各行业或企业已经形成了较成熟的设计标准。即使在许多非标行业的设计领域,如焊装夹具的设计过程中,也已经形成了一系列较成熟的标准。而且许多公司在诸多项目的经历后也积累了大量的设计经验,运用好这些经验可以有效的帮助企业提高产品的设计质量,降低产品的设计和制造成本。这些标准和经验往往是经过长期的研究、试验、改善、总结得到的宝贵知识资料。
目前这些设计标准和设计经验主要以文档形式存在,诸如设计手册、标准文档、技术协议、教程等。设计人员在设计时,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研读和查询标准文件,仍难以保证完全符合所有标准要求。特别对于设计经验还不足的设计人员,容易忽略标准要求。而不符合标准的设计后期将造成很大的设计修改或重新制造成本,严重的甚至可能会造成安全隐患或更大的经济损失。
另外,虽然目前许多设计标准和经验都已经趋近成熟,但设计标准之间仍有很大的差异以焊装夹具设计为例,欧洲普遍采用的设计标准与北美采用的NAAMS标准存在许多差异,而日本的设计标准与上述存在更大的差异性,国内不同公司的设计标准也不尽相同。这些差异性是由各地区和公司的设计习惯、采用的设计单位、所在地区的设计制造水平、甚至是各地区的设计制造文化的不同等原因所引起的。在全球化的趋势中,这些差异性成为了沟通的障碍。对于提供设计服务、需要面向各种不同标准客户的公司,这些差异性造成很大困扰,并且设计公司花在对标准差异性进行学习、理解、吸收所付出的成本、对于这些差异性理解不深刻而造成的失败成本,以及给新员工进行标准培训的成本等都是巨大的。
在设计过程中,另一个困难是设计效率问题。设计的过程普遍耗时较长,特别是对于非标行业的设计而言,设计时间往往占据整个项目时间的半壁江山。设计过程耗时长除前面所述的花在标准研读与查询的时间外,由于设计包含的零部件数目较多,设计人员进行三维的绘图和零部件装配等所耗费的时间客观是较长的。且设计过程往往是一个不断修改的过程,所以设计耗时普遍是较长的。
目前,许多设计软件已经提供知识工程模块,使用户可以使用参数化模型,在不同设计情况时,调用参数化模块,进行简单的参数更新即可快速完成零件设计,而无需从无到有重新设计。许多企业都已经积累了自己的参数化模块库以及一些标准件,如螺栓、垫片等供设计人员调用,提高了一部分效率。但这还局限于设计人员对于公司库的熟悉程度,及其对库中零件模型的了解程度。知识工程模块也是设计软件中较高级的应用模块,对设计人员的技能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因此,设计产品的质量和效率的高低还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设计人员对标准的熟悉程度,对软件操作的熟练程序及其设计经验的多少。设计效率的进一步提高困难重重。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自动设计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一方面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快速自动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输入信息并进行输入验证,所述输入信息包括设计对象或设计产品的定位信息和参数信息;
按设计标准对通过输入验证的输入信息进行标准验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明珞汽车装备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明珞汽车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896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驾驶偏好预判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基于相关变量选择的工业故障诊断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