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上三角翼飞船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89433.9 | 申请日: | 2019-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956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4 |
发明(设计)人: | 高韬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翼飞冲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35/00 | 分类号: | B64C35/00;B64C35/02 |
代理公司: | 青岛海昊知识产权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1 | 代理人: | 邱岳 |
地址: | 266002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角翼飞行器 充气船 三角翼 飞行器 健身器械 飞船 滑翔机 操纵杆 水面 便于运输 旅游观光 农药喷洒 森林灭火 维护保养 翻转 龙骨 入门级 尾龙骨 支撑杆 可用 溺水 前部 测绘 起飞 休闲 飞行 人群 应用 培训 安全 保证 学习 | ||
水上三角翼飞船,包括一个三角翼飞行器及其下方的充气船,所述充气船的前部与三角翼飞行器的操纵杆相互连接、后部则通过尾龙骨支撑杆与三角翼飞行器的龙骨相连。本发明通过将三角翼与充气船相结合,实现了飞行器在水面上的起降,这种结构为世界首创,即使在水面发生翻转也能最大程度保证驾乘人员不会发生溺水事故。因其更安全所以适合各种人群,让学习飞行不再冒着生命危险,因此可做入门级的滑翔机飞行员培训,也可用于旅游观光、作为一种休闲健身器械使用,因其具有便于运输、安装、维护保养等性能,且便于起飞和具有足够的安全性,还可以用于执行一般飞行器所承担的常规任务,如农药喷洒、森林灭火、空中测绘等用途,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上三角翼飞船,属于水陆飞行器和水上飞行运动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小型载人飞行器可分为动力型和无动力型,其中动力型小型载人飞行器主要以带有引擎的小型动力三角翼飞机为代表,最典型的无动力小型载人飞行器即三角翼飞行器。但无论哪种飞行器都要受到民航总局188号令限制。
民航总局188号令有以下规定:
(a)如无动力驱动,空机重量小于71kg(155磅);
(b)如有动力驱动,应当满足下列限制:
(1)空机重量小于116kg(254磅),不包括在遇险时使用的飘浮和安全器械。
超过以上重量的飞行器在飞行需要报批报备。
然而现有的动力三角翼飞机燃油引擎结构复杂,不但不易于维护维修,且重量较重,极易超过116千克,在飞行之前必须进行报备。并且动力三角翼飞机的飞行员需要进行更加严格的训练,飞行员在飞行时必须持有相关证件,手续繁琐,不利于飞行运动的开展和普及。
传统的无动力三角翼对飞行环境要求较高,必须从高山或以陆地牵引方式才能起飞,这不但影响其适用范围,还增加了使用成本和使用难度,此外对飞行员的体能技术要求较高,如遇不稳定气流或失速坠毁极易发成不可逆的危险。通常训练一名无动力三角翼飞行员需要一个月以上,累计飞行训练时间则要超过50小时以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上三角翼飞船,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一. 水上三角翼飞船,包括一个三角翼飞行器,其特征是所述三角翼飞行器下方连接充气船,所述充气船的前部与三角翼飞行器的操纵杆直接相互连接、后部则通过尾龙骨支撑杆与三角翼飞行器的龙骨尾部相连。目前世界尚未存在一种可以在水上直接起降的三角翼飞船,本发明利用了三角翼飞行器的现有架构,使充气船直接三角翼飞行器连接,与这种结构属于世界首创。
二.所述的水上三角翼飞船,其特征是所述充气船具有两条或两条以上并排设置的圆柱形气囊,且各个圆柱形气囊通过其上方前后两部分的横向连接杆彼此进行横向连接,
其中,前部的横向连接杆与三角翼飞行器的操纵杆相互连接,后部的横向连接杆上还设有尾龙骨支撑杆,尾龙骨支撑杆的上端固定在三角翼飞行器龙骨的后段。
三.所述的水上三角翼飞船,其特征是所述圆柱形气囊上方前部和后部均设有多个纵向排列的卡扣,每个卡扣两侧分别设有管套,在卡扣和管套旁边设有多个固定拉环,所述横向连接杆穿过管套并卡在卡扣中,其中卡扣用于横向连接杆的前后限位,管套对横向连接杆既可上下限位也可前后限位,同时还用于将圆柱形气囊挂载于横向连接杆上,并以绑带将横向连接杆绑在固定拉环上,起到加大负载的作用。
所述的水上三角翼飞船,其特征是在圆柱形气囊前端设有牵引拉环。
四.所述的水上三角翼飞船,其特征是所述圆柱形气囊是前后两端分别向上翘起的香蕉圆柱形气囊。
五.所述的水上三角翼飞船,其特征是所述的三角翼飞行器在其三角翼前缘内侧设有多个浮力气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翼飞冲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翼飞冲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8943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外啮合行星齿轮减速器的齿轮齿条副扑翼驱动机构
- 下一篇:扫地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