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高密度电法的岩土勘察方法及其处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89091.0 | 申请日: | 2019-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823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吴辉瑞;张军涛;李家俊;杨琦;程劲松;冯亮;孙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3/00 | 分类号: | G01V3/00;G01V3/38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古绪鹏 |
地址: | 24306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密度电法 岩土勘察 处理系统 测点 观测 微机 电极转换装置 电阻率法勘探 岩土工程勘察 地质信息 工作模式 工作效率 勘探过程 快速采集 数据采集 微机处理 自动采集 传统的 电测仪 电极 二维 送入 程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高密度电法的岩土勘察方法及其处理系统,涉及岩土工程勘察技术领域。该基于高密度电法的岩土勘察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选择测区,布置测网;将全部电极置于观测剖面的各测点上;利用程控电极转换装置和微机工程电测仪对数据进行快速的自动采集;将测量结果送入微机后。该基于高密度电法的岩土勘察方法及其处理系统,可以实现数据的快速采集和微机处理,从而改变了电阻率法勘探传统的工作模式,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劳动强度,又因为高密度电法布置了较高的测点密度,一次可以完成纵横二维勘探过程,所以观测精度较高,数据采集可靠,获得地质信息丰富,依据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岩土工程勘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高密度电法的岩土勘察方法及其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岩土工程是在土木工程实践中建立起来的一种新的技术体制,岩土工程是以求解岩体与土体工程问题,包括地基与基础、边坡和地下工程等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建筑工程岩土勘察过程中,在测区内选点,布设钻井进行地质勘探是设计之前的重要工序,当前,当前的岩土勘察手段,存在较多弊端。
传统的工作模式,工作效率较低,劳动强度较大,提供的勘测成果内容不够丰富,且容易由于人工操作失误而导致的误差较大,科学性不佳,增加人力支出的同时降低了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高密度电法的岩土勘察方法及其处理系统,解决了传统的工作模式,工作效率较低,劳动强度较大,提供的勘测成果内容不够丰富,且容易由于人工操作失误而导致的误差较大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基于高密度电法的岩土勘察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选择测区,布置测网;
S2、将全部电极置于观测剖面的各测点上;
S3、利用程控电极转换装置和微机工程电测仪对数据进行快速的自动采集;
S4、将测量结果送入微机后,对数据进行处理并给出关于地下岩土地电断面分布的各种图示结果;
S5、根据高密度电阻率法测得的视参数绘制等值线断面图或分级灰度图,具体步骤如下:
1、收录系统部分:将数据通过电极转换装置接受并在运算程序的运算下输出至工程电测仪,工程电测仪处理通过打印机打印成纸质文档并将数据发送至数据收录装置进行数据的整合和记录;
2、资料处理系统部分:数据收录装置将整合数据发送至计算机中并通过高密度电阻率法的数据处理系统处理后通过彩色显示器、彩色打印机和彩色绘图机输出。
S6、通过二维电阻率反演来考证地下岩土的分部状况。
优选的,所述在步骤S2中,电极的数量为几十至上百根(具体数值根据测区的范围以及对勘察精准度的要求而定)。
优选的,所述在步骤S6中,根据步骤S5中得到的等值线断面图,并通过反演考证地下岩土分布状况。
一种高密度电阻率法的数据处理系统,包括如下步骤:
S1、系统开始;
S2、显示系统说明,并向使用者对系统的操作方法进行介绍;
S3、显示主菜单,可以通过主菜单选择第一菜单,第一菜单的选项包括:1、处理模块;2、电探测反演模块;3、绘图模块;
S4、根据选择的第一菜单,选择进行对应的操作,具体操作包括:
若第一菜单选择为处理模块,则可以选择并进行如下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890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