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楼宇光伏直流供电系统及工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88576.8 | 申请日: | 2019-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024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4 |
发明(设计)人: | 陈滨掖;阮利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H02J7/35 | 分类号: | H02J7/35;H02J7/00;H02J9/06;H02J3/38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权航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80 | 代理人: | 蒋鸣娜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伏发电模块 市电接入模块 直流供电系统 智能切换模块 光伏发电 直流母线 智能楼宇 供电端 双电源 光伏 交流供电 直接接入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楼宇光伏直流供电系统,包括:光伏发电模块、市电接入模块以及双电源智能切换模块;所述双电源智能切换模块适于控制所述光伏发电模块的供电端以及所述市电接入模块的供电端接入直流母线中。通过将光伏发电直接接入直流母线,从而达到减少现有技术中,变成交流供电的损耗,提高了光伏发电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伏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楼宇光伏直流供电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传统能源的日益枯竭和环境的恶化,清洁能源以其经济性、清洁性、储能丰富的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主网采取的隔离方式限制了其能效发挥。
目前许多发电技术,在使用时,需要并入外网,在经过外网进行传输使用,然而分布式发电技术是缓解能源危机和改善环境污染的有效方案,但大量的分布式电源(如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燃料电池等)直接并网将会对电网调峰和系统的安全运行造成负面影响,而且单机接入成本高,容量小。
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是目前亟待解决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楼宇光伏直流供电系统及工作方法,以实现将光伏发电直接以直流的形式向楼宇进行传输。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楼宇光伏直流供电系统,包括:
光伏发电模块、市电接入模块以及双电源智能切换模块;
所述双电源智能切换模块适于控制所述光伏发电模块的供电端以及所述市电接入模块的供电端接入直流母线中。
进一步的,所述光伏发电模块包括光伏板、蓄电池以及双输入Buck-Boost变换器;
所述光伏板分别与所述蓄电池以及所述双输入Buck-Boost变换器电性连接;
所诉蓄电池与所述双输入Buck-Boost变换器电性连接;
所述光伏板适于将光能转变为电能后一部分传输如蓄电池进行存储,另一部分通过双输入Buck-Boost变换器进行输出;
所述蓄电池适于将存储的电能通过双输入Buck-Boost变换器进行输出。
进一步的,所述双输入Buck-Boost变换器包括第一开关管VT1、电感L、电阻R、电容C、第二开关管VT2、第三开关管VT3、二极管VD1以及二极管VD2、二极管VDR;
所述光伏板的正极依次通过第一开关管VT1、电感L、二极管VDR接入直流母线的正极;
所述光伏板的负极接入直流母线的负极;
所述二极管VD1的阴极电性连接于第一开关管VT1、电感L之间,二极管VD1的阳极电性连接于所述光伏板的负极与直流母线的负极之间;
所述蓄电池的正极通过第二开关管VT2与所述二极管VD1的阳极电性连接;
所述蓄电池的负极电性连接于电感L和二极管VDR之间;
所述蓄电池的负极还通过第三开关管VT3后经过二极管VD2电性连接于二极管VD1的阳极。
进一步的,所述双电源智能切换模块包括:辅助转换单元、切换控制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未经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885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储能电容的自放电系统
- 下一篇:一种风光互补发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