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磁流变减震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187123.3 | 申请日: | 2019-03-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237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5 |
| 发明(设计)人: | 肖平;曹洁;朱霄汉;王建平;高洪;时培成;别威;曹菁;潘家保;唐冶;张荣芸;章锐;韩利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程大学 |
| 主分类号: | F16F9/42 | 分类号: | F16F9/42;F16F9/43;F16F9/53 |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朱顺利 |
| 地址: | 241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流变 减震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流变减震器,包括减震器本体、与所述减震器本体连接的阻尼保持装置,阻尼保持装置包括用于在减震器本体的温度达到设定值时向减震器本体中提供磁流变液且对从减震器本体中流出的磁流变液进行降温的第一循环装置。本发明的磁流变减震器,通过设置第一循环装置向减震器本体中提供磁流变液,补偿由于减震器工作时产生热而造成磁流变液变稀引起的阻尼力消弱的现象,以确保阻尼力恒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减震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磁流变减震器。
背景技术
温升效应是磁流变减震器由实验室走向大规模工程实用化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在长时间连续工作过程中所引发的温升现象会影响减震器的力学性能及稳定性。磁流变液是一种由磁性颗粒悬浮于载液中所形成的智能材料,其黏度和剪切屈服应力均可随外加磁场发生可逆变化。该材料自问世以来,引起广泛关注并逐步进入工程应用阶段,现已开发出较为成熟的商用化磁流变器件。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磁流变减震器,在车辆悬架、飞机起落架、舰船隔振、建筑桥梁抗震等减振缓冲工程应用领域中均有应用。由于减震器内液体的黏性耗散以及内置线圈长时间工作发热会导致液体温度快速上升,尤其是在重载、大功率传动或长时间连续工作的应用场合下,磁流变器件的温升现象更显著,从而引起器件工作性能的异变,这对磁流变器件的工程应用带来挑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磁流变减震器,目的是确保阻尼力恒定。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磁流变减震器,包括减震器本体、与所述减震器本体连接的阻尼保持装置,阻尼保持装置包括用于在减震器本体的温度达到设定值时向减震器本体中提供磁流变液且对从减震器本体中流出的磁流变液进行降温的第一循环装置。
所述第一循环装置包括储存气体的气体存储器、设置于所述减震器本体上且用于将热量传递至气体存储器内部气体的导热块、与气体存储器连接且用于储存磁流变液的第一储液箱、与第一储液箱和减震器本体连接且用于将储液腔中的磁流变液引导至减震器本体中的第一散热管以及与第一储液箱和减震器本体连接且用于将减震器本体中的磁流变液引导至第一储液箱中的第二散热管。
所述第一散热管中设有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二散热管中设有第二单向阀。
所述第一储液箱包括第一外壳体、可移动设置的压板、与压板和第一外壳体连接的第一弹性元件以及设置于第一外壳体中的第一内隔板,第一内隔板将第一外壳体的内腔体分割成第一左腔体和第一右腔体,压板位于第一左腔体中,压板将第一左腔体分割成用于让气体进入的进气腔和储存磁流变液的储液腔,第一弹性元件位于进气腔中。
所述第一散热管与所述储液腔连通,所述第二散热管与所述第一右腔体连通,储液腔位于所述压板的下方。
所述第一内隔板上设有单向阀,第一右腔体中的磁流变液通过该单向阀流入所述储液腔中。
所述减震器本体包括缸筒以及可移动的设置于缸筒中的活塞和隔板组件,隔板组件位于活塞的下方,活塞和隔板组件将缸筒的内腔体分割成上腔体、中腔体和下腔体,所述第一循环装置与上腔体连通。
所述隔板组件包括上隔板、与上隔板连接的下隔板以及位于上隔板和下隔板之间且设置成可在膨胀状态与收缩状态之间进行切换的中隔板,处于膨胀状态下的中隔板与所述缸筒的内圆面相接触,处于收缩状态的中隔板与缸筒的内圆面之间形成让磁流变液通过的间隙。
所述中隔板采用热敏材料制成,所述减震器本体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缸筒中且与所述活塞和所述隔板组件连接的第二弹性元件。
所述的磁流变减震器还包括用于向减震器本体中提供磁流变液且对从减震器本体中流出的磁流变液进行降温的第二循环装置,第二循环装置与所述缸筒的下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程大学,未经安徽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871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耦合旋转梁的动力吸振器及其吸振方法
- 下一篇:旋转式磁流变阻尼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