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合物基潜香缓释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加热不燃烧烟草制品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86886.6 | 申请日: | 2019-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889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发明(设计)人: | 丁莎;陈雄;崔雨琪;苏丽霞;邓昌健;李燕春;杨华武;刘金云;黎艳玲;谭新良;刘建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69/732 | 分类号: | C07C69/732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14 | 代理人: | 盛武生;魏娟 |
地址: | 410014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合物 基潜香缓释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加热 燃烧 烟草 制品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加热不燃烧卷烟,具体提供了一种聚合物基潜香缓释材料,包括聚合物基材和至少一种化合物的δ‑羟基酸醇酯。本发明还包括所述的聚合物基潜香缓释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在加热不燃烧烟草制品中的应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包括将δ‑羟基酸醇酯按一定比例与成膜剂材料混合,经干燥、成膜制得缓释膜材料。本发明制得的缓释膜材料可以有效缓慢释放醇类香料及另外两种δ‑内酯的复合香气,可以显著提升加热不燃烧烟草制品的香味缓释效果和口感的丰富多样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热不燃烧烟草制品中含δ-羟基酸醇酯的香味成分缓释方法及其应用,属于新型烟草制品香味缓释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新型烟草制品领域,加热不燃烧烟草制品通过控制内在烟草材料的温度使其处于非燃烧的状态以实现低害的目的,其口味最接近传统卷烟,且外观与消费方式上也与传统卷烟相似,在一定程度上不仅能给予使用者与传统卷烟相似的感官体验,而且能大大减少吸食传统卷烟的危害性,因此加热不燃烧烟草制品己成为行业最具发展潜力的热点。
相比传统卷烟,由于改变了加热模式和吸食方式,加热不燃烧卷烟在抽吸过程中烟草部分整体一直处于加热状态,香味物质的释放,尤其是挥发性强的外加香味物质的释放难以保持前后均匀,难以保证其质量稳定性和产品口味风格的实现。因此,挥发性强的外加香味缓释技术是赋予加热不燃烧烟草制品较好的感官品质和稳定风格特征的关键基础技术之一。
加热不燃烧卷烟的烟草部分在加工过程中难免会损失部分烟草内源香料,且因加热温度较低(200~350℃),抽吸时存在香气物质明显不足,具有木质、辛辣等杂气的问题,需通过添加一定量的烟草提取物或外源性香料来提高烟草部分的感官品质。沸点较低、挥发性较强的香料若直接加注到烟草端时,在加工干燥阶段极易挥发损失,赋香效果不佳。如香料薄荷醇在抽吸过程中可起到降低辛辣杂气、减轻舌面残留的作用,叶醇可提供清香及天然感、有掩盖粗杂气的作用,苯乙醇可协调烟香、增加加热不燃烧卷烟香味的圆熟和津醇的吸味,然而这些醇类香料单体若直接用于加热不燃烧卷烟烟草部分的加香不仅会在干燥工艺及后续的存放阶段中极易挥发损失,存在香气不持久的问题;而且在加热不燃烧卷烟加热过程中容易在第一口、第二口就释放殆尽,使得抽吸口味前后差异性较大,造成不适的感官体验。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聚合物基潜香缓释材料(本发明也称为醇、δ-内酯双香气潜香物缓释材料;或者称为含有δ-羟基酸醇酯的缓释材料;或者简称为缓释材料),旨在提供一种全新的具有醇类香气和δ-内酯香气的潜香物缓释材料。
本发明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所述的聚合物基潜香缓释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所述的聚合物基潜香缓释材料的应用。
本发明第四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醇类香料与δ-内酯同时缓慢释放功能的烟丝棒以及制得的加热不燃烧卷烟。
一种聚合物基潜香缓释材料,包括聚合物基材(本发明也称为成膜剂材料)和具有式1结构式的至少一种化合物的δ-羟基酸醇酯;
所述的δ-羟基酸醇酯在不低于120℃的温度下可裂解成R1OH和式2结构的δ-内酯;
R1OH和δ-内酯具有在卷烟上可接受的气味。
本发明创新地将δ-羟基酸醇酯作为潜香添加剂应用于加热不燃烧卷烟加香。本发明提供的缓释材料在加热时其中所含的δ-羟基酸醇酯可裂解缓慢释放出醇类香料及另外一种或几种δ-内酯香料。本发明技术可以有效解决加热不燃烧卷烟中香味物料在整体受热后的突释问题,降低前几口和最后几口之间的香味差距,显著改善抽吸口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868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控温、插接式电池模组
- 下一篇:替加氟-L-脯氨酸共晶体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