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隧道施工安全监控装置及其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86123.1 | 申请日: | 2019-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563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发明(设计)人: | 王贺起;王飞;彭福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一公局桥隧工程有限公司;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7/18 | 分类号: | E21F1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壹川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765 | 代理人: | 高小改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丰台区科***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隧道施工 控制系统 监控量 隧道 施工 安全监控系统 安全监控装置 输入信息处理 数据分析结果 工程安全性 安全系数 安全监控 安全状况 地质信息 发生危险 分析模块 监测模块 信息反馈 预警模块 支护参数 周边环境 综合分析 服务器 分析 储存 安全 监测 | ||
1.一种隧道施工安全监控控制系统,包括用于监测隧道内外安全的监测模块(1),用于分析施工安全系数的分析模块(3);用于隧道内部地质信息的收集,输入信息处理系统,进行综合分析、判断的预警模块(4);用于储存测得数据,及时调整施工方法和支护参数的服务器(5);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模块(1)的输出端电性连接A/D转换器(2)的输入端,所述A/D转换器(2)将监测模块(1)传入的电信号转换为程序指令,并将程序指令传输至分析模块(3),所述分析模块(3)通过数据连接所述服务器(5),所述分析模块(3)的输出端还电性连接无线发射器(20)的输入端,无线发射器(20)能够将分析模块(3)传入的电信号转换为无线信号,并将无线信号发送给预警模块(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施工安全监控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模块(1)包括洞内监测单元(6)、周边位移监测单元(7)、拱顶下沉监测单元(8)和监测控制器(9),所述洞内监测单元(6)、周边位移监测单元(7)、拱顶下沉监测单元(8)分别和监测控制器(9)电性连接,所述监测控制器(9)用于收集所述洞内监测单元(6)、周边位移监测单元(7)和拱顶下沉监测单元(8)采集的数据,所述洞内监测单元(6)用于对隧道洞内进行拍摄监测,且将拍摄的画面进行实时的传送;所述周边位移监测单元(7)用于对隧道周边断面位移进行拍摄监测,且将拍摄的画面进行实时的传送;所述拱顶下沉监测单元(8)用于对隧道拱顶位移进行实时的检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施工安全监控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周边位移监测单元(7)内安装精密水准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隧道施工安全监控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拱顶下沉监测单元(8)内安装全站仪,且全站仪在隧道拱顶每间隔地质预报仪10-50m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隧道施工安全监控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警模块(4)内设置预警控制器(19),所述预警控制器(19)分别电性连接地质预报仪(10)、地质雷达(11)、超前探孔(12)、水文地质预报器(13)、地质素描仪(14)、涌水测量器(15)、红外探测器(16)、地表测量器(17)和突水突泥探测器(18),所述地质预报仪(10)用于对地质灾害进行实时采集,并将采集到的信息传送给预警控制器(19),所述地质雷达(11)应用电磁波反射原理进行探测,通过测定与岩溶含水性有关的介电常数的变化来探测充水的地质体;所述超前探孔(12)用于揭示掌子面前方的地质特征;所述水文地质预报器(13)用于隧道内部水文地质的预报;所述地质素描仪(14)用于隧道内部物理基础数据的描绘测量,所述涌水测量器(15)用于测量隧道内部涌水量,所述红外探测器(16)通过隧道壁上定探点,是用仪器的激光器在壁上打出一个红色斑点,定好探点后扣动板机,就可在仪器屏幕上读取探测值,从而实现对隧道内部涌水量的精确测量,所述地表测量器(17)通过专用软件绘成地表探测曲线、两壁探测曲线,根据探测曲线特征判断含水构造或含水体的潜在危害,所述突水突泥探测器(18)用于对隧道内壁的突水突泥进行测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隧道施工安全监控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质预报仪(10)的型号为TSP-203。
7.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隧道施工安全监控控制系统的隧道施工安全监控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一公局桥隧工程有限公司;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一公局桥隧工程有限公司;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8612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