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三白草地上茎快速繁殖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185736.3 申请日: 2019-03-12
公开(公告)号: CN109937722B 公开(公告)日: 2020-12-01
发明(设计)人: 徐蕾;王发国;陈思宇;谢东升;刘东明;邢福武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主分类号: A01G2/10 分类号: A01G2/10;A01G22/00;A01G24/28;A01G24/20;A01G24/12
代理公司: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代理人: 刘明星;朱聪聪
地址: 510650 广***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利用 三白草 地上茎 快速 繁殖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三白草地上茎快速繁殖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获取三白草地上茎,保留土壤表层与空气衔接处节最密集的茎段,从近基部25~30cm处剪断主茎,去掉大部分或全部的叶子,获得插条;2)将插条水平横放在肥沃的水体或霍格兰营养液中,进行悬浮水培2~3周,获得新枝;3)将获得的新枝以水平横埋方式移栽入预先消毒处理的营养土中进行栽培,获得幼苗;4)将获得的幼苗进行分株繁殖,移栽于大田或种植袋中进行栽培、定植。本发明的三白草地上茎快速繁殖方法比常规竖直扦插效率提高至少3倍,有利于提高三白草繁殖效率,降低栽培养护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繁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三白草地上茎快速繁殖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三白草(Saururus chinensis(Lour.)Baill.)为三白草科三白草属多年生湿生草本,又名塘边藕、水木通、白水鸡等。高约1米余;茎粗壮,有纵长粗棱和沟槽,下部伏地,常带白色,上部直立,绿色。叶纸质,阔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10-20厘米,宽5-10厘米,茎顶端的2-3片于花期常为白色,呈花瓣状,十分美丽。花期4-6月,花序白色,长12-20厘米。果期7-8月,果近球形,直径约3毫米,表面多疣状凸起。产于河北、山东、河南和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省,模式标本采自广州附近。喜湿耐阴,耐贫瘠,对土壤要求不严,凡塘边、沟边、溪边等浅水处或低洼地均可生长。

三白草全草药用,含挥发油、黄酮、木脂素、生物碱、鞣质等多种有益成分,具有抗炎、去毒、降糖、保肝、利尿等活性,对治疗和预防糖尿病、尿路感染、尿路结石等有显著效果。三白草具有抗肿瘤作用,且毒性较小,在癌症的预防及早期治疗也具有潜力。它还可作为含有独特营养成分的野生蔬菜和观赏花卉,因而在医用、食用、观赏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目前,国内外对于三白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方面,关于三白草栽培繁殖方面的研究几乎空白,仅在2000年江年琼老师发表文章“三白草的试种与开发利用”对其地下茎的分株繁殖方法做了简要介绍,于春天挖取带芽地下茎,切成13-16cm长的根段,按行株距30×20cm栽种,栽种时务必使芽向上,此方法要求地下茎有芽,且栽培时间局限在春季;2001年发表文章“三白草的组织培养”说明了以三白草根茎、茎段和叶片为外植体,MS附加不同激素组合为培养基,诱导愈伤组织和悬浮培养的实验方法,结果表明,茎段的诱导效果优于根茎和叶片,其愈伤组织的诱导率最高达81%。目前还未有专门文献研究三白草的种子繁殖,按常规播种繁殖效率较低。以上三种方法都有一定局限性,对材料的选择、栽培时间和环境条件要求较高,不利于三白草的快速繁殖。市场上三白草的来源主要是野生资源,人工大面积栽培甚少,很难大量买到苗木。人类开采以及生境破坏,导致三白草野生资源大面积减少。传统的繁殖方式难以满足市场上不同季节对三白草苗木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三白草在城市园林等景观工程上的应用。

本研究发现,自然条件下三白草于花后1-2个月地上部分开始凋谢,叶片枯萎,地上茎逐渐中空变黑最后干枯腐烂,等待来年春天继续萌发,此特性还未见专门的文字记载。

三白草作为一种药食永源,兼具景观功能与经济价值的乡土植物,从多方面研究其生长特性和栽培繁殖方式有利于三白草的市场推广和野生资源保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三白草相关栽培技术研究甚少,野生资源破坏严重,秋季地上部枯死,药材市场供不应求,园林苗木市场尚未打开的现状,提供一种简单易行的利用三白草地上茎繁殖苗木的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的目的:

一种利用三白草地上茎快速繁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获取三白草地上茎,保留土壤表层与空气衔接处节最密集的茎段,截取地上茎基部至基部以上25~30cm的茎段,去掉大部分或全部的叶子,获得插条;

(2)将插条水平横放在肥沃的水体或霍格兰营养液中,进行悬浮水培2~3周,获得新枝;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未经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857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