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单体电池、电池模组及电动汽车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85653.4 | 申请日: | 2019-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306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发明(设计)人: | 陈永城;杨星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26 | 分类号: | H01M2/26;H01M2/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元同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5 | 代理人: | 姚正阳;张田勇 |
地址: | 510640 广东省广州市天***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体电池 负极极柱 正极极柱 电池模组 电连接端 电动汽车 顶盖 电连接 电芯 相邻单体电池 侧面 外端面 重合 极柱 容纳 | ||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单体电池、电池模组及电动汽车,所述单体电池包括外壳、容纳于外壳内的电芯、正极极柱和负极极柱,所述外壳包括顶盖,所述正极极柱和负极极柱分别设置在外壳的顶盖上,并与单体电池的电芯电连接;所述正极极柱能够直接连接相邻的单体电池的负极极柱或正极极柱,所述负极极柱能够直接连接相邻单体电池的正极极柱或负极极柱;所述正极极柱的电连接端和/或所述负极极柱的电连接端突出于单体电池主体的侧面之外,或者,所述正极极柱的电连接端和/或所述负极极柱的电连接端的外端面与单体电池主体的侧面重合。该单体电池组成电池模组时,极柱之间直接连接,降低了电池模组的总体重量,提高了电池模组的能量密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体电池、电池模组及电动汽车。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动汽车行业迅速发展,未来将逐渐替代燃油汽车。为了提高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动力电池单体结构设计优化、轻量化、节省空间成为技术开发的重点。现有技术中,动力电池模组中的单体电池的串、并连接大多是通过外部汇流排分别与电池极柱通过激光焊接连在一起形成电连接,其中,外部汇流排占用较大的电池模组的空间,装配操作不易,并且增加了电池模组的总体重量,对电池模组能量密度的提升带来不利影响。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单体电池、电池模组及电动汽车。
<1>一种单体电池,所述单体电池包括外壳、容纳于外壳内的电芯、正极极柱和负极极柱,所述外壳包括顶盖,所述正极极柱和负极极柱分别设置在外壳的顶盖上,并与单体电池的电芯电连接;所述正极极柱能够直接连接相邻的单体电池的负极极柱或正极极柱,所述负极极柱能够直接连接相邻单体电池的正极极柱或负极极柱;所述正极极柱的电连接端和/或所述负极极柱的电连接端突出于单体电池主体的侧面之外,或者,所述正极极柱的电连接端和/或所述负极极柱的电连接端的外端面与单体电池主体的侧面重合。
<2>如<1>所述的单体电池,所述单体电池主体呈长方体结构,所述顶盖呈矩形,所述正极极柱和负极极柱分别设置在所述顶盖的对角附近。
<3>如<1>或<2>所述的单体电池,所述正极极柱的横截面呈Z形,包括依次连接的固定端、连接部和电连接端,正极极柱的固定端设置于顶盖上,与电芯电连接,正极极柱的电连接端朝向单体电池主体的外侧设置,用于组成电池模组时与相邻单体电池的负极极柱或正极极柱直接连接;所述负极极柱的横截面大致呈Z形,包括依次连接的固定端、连接部和电连接端,负极极柱的固定端设置于顶盖上,与电芯电连接,负极极柱的电连接端朝向单体电池主体的外侧设置,用于组成电池模组时与相邻单体电池的正极极柱或负极极柱电连接;所述正极极柱的电连接端和负极极柱的电连接端朝向相反。
<4>如<3>所述的单体电池,所述正极极柱的固定端、连接部、电连接端均呈平板状结构,和/或,所述负极极柱的固定端、连接部、电连接端均呈平板状结构。
<5>如<4>所述的单体电池,所述正极极柱的固定端和正极极柱的电连接端相互平行,和/或,所述负极极柱的固定端和负极极柱的电连接端相互平行;所述正极极柱的和所述负极极柱的连接部和电连接端的厚度范围均为1.0mm~3.0mm。
<6>如<5>所述的单体电池,所述正极极柱的连接部分别垂直于正极极柱的固定端和电连接端,和/或,所述负极极柱的连接部分别垂直于负极极柱的固定端和电连接端。
<7>如<3>所述的单体电池,所述正极极柱的连接部在正极极柱的电连接端的朝向方向上距单体电池的外壳边缘的距离大于0,和/或,所述负极极柱的连接部在负极极柱的电连接端的朝向方向上距单体电池的外壳边缘的距离大于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8565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动力电池汇流排的组合结构及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玩具专用防漏电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