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反拉法前端钢绞线位移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84217.5 | 申请日: | 2019-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648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发明(设计)人: | 吴佳晔;许自明;张亮;高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升拓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21/02 | 分类号: | G01B21/02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高俊 |
地址: | 643000 四川省自***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绞线 检测装置 拉伸量 限位筒 位移检测装置 中心孔 预应力检测 承载力 检测 穿设 点位 锚具 检查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反拉法前端钢绞线位移检测装置,包括设置有中心孔的限位筒、用于检测钢绞线拉伸量的拉伸量检测装置,所述中心孔用于穿设钢绞线,所述拉伸量检测装置安装于限位筒上,所述拉伸量检测装置的检查点位于限位筒用于与锚具相作用的一端。本检测装置在保证检测精度的前提下,可防止或降低预应力检测对钢绞线承载力所带来的损失、降低钢绞线被拉崩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木工程质量安全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反拉法前端钢绞线位移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预应力的大小是影响结构服役期内正常使用性能的主要指标,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的检测方法大体分为两类:间接检测和直接检测。
间接检测技术主要有:声发射技术,电磁效应检测技法,超声波检测法,动力检测法以及锚端预应力测试技术,其测试精度相对较低。
直接检测技术主要有:预应力筋直接检测技术,应力释放法以及反拉法。其中,预应力筋直接检测技术、应力释放法由于需要预埋传感器,从而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反拉法则是目前最常用最可靠的检测技术。
反拉法的种类有很多,大致可分为整束张拉和单根张拉。其中,整束张拉是对锚头的各根钢绞线同时张拉从而测定整个锚头的有效预应力,单根张拉则是分别对每一根钢绞线进行张拉,其测试预应力之和即为锚具的有效预应力。无论哪种方法,一般均需同时测试张拉力和钢绞线伸长量,并进行拟合绘制出F-S预应力曲线,如图2所示。
反拉法检测开始时,反拉力慢慢增大,各个部件设备间空隙进一步被排除,此阶段反拉力增加较小,而位移迅速增加,在F-S预应力曲线上斜率较小,如图1中的OA段;OA段结束,各个部件间空隙全部被压紧,此阶段随着反拉力增加,位移增量为工作段钢绞线的弹性变形,曲线的斜率趋于稳定,如图1中的AB段;AB段末端,反拉力达到平衡锚下有效预应力与静摩擦力之和,反拉力持续作用,完成克服摩擦力,此时,预应力体系将进行一个调整,如图1中的BC段,此阶段夹片与锚具之间的摩擦消失,夹片将随着钢绞线向外移动,直至被限位板(筒)限制住;当夹片松动后,反拉力继续增大,此时位移增量为工作段钢绞线和锚下锚索弹性变形之和,显然此时单位反拉力带来的位移量大得多,在F-S预应力曲线上斜率减小,如图1中的CD段。
使用反拉法测试有效预应力其测试结果直观易懂,且精确度较高,如图1中的BC段,当考虑摩擦力时,可取C点对应力值,当不考虑摩擦力时,可取B点对应力值。
进一步优化基于反拉法的钢绞线预应力检测装置的结构设计,以使得其能够更好的服务于土木工程质量安全检测,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提出的进一步优化基于反拉法的钢绞线预应力检测装置的结构设计,以使得其能够更好的服务于土木工程质量安全检测,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反拉法前端钢绞线位移检测装置。本检测装置在保证检测精度的前提下,可防止或降低预应力检测对钢绞线承载力所带来的损失、降低钢绞线被拉崩风险。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反拉法前端钢绞线位移检测装置通过以下技术要点来解决问题:一种基于反拉法前端钢绞线位移检测装置,包括设置有中心孔的限位筒、用于检测钢绞线拉伸量的拉伸量检测装置,所述中心孔用于穿设钢绞线,所述拉伸量检测装置安装于限位筒上,所述拉伸量检测装置的检查点位于限位筒用于与锚具相作用的一端。
目前,反拉法在实施时,针对钢绞线的位移检测,一般是通过检测千斤顶的位移量实现的,然而,由于夹片与千斤顶之间存在非预紧的钢绞线工作段,这就导致反拉法检测钢绞线预应力在实施时,存在钢绞线拉动位移控制难度大的问题。同时在对钢绞线进行张拉时,夹片会随着钢绞线的位移而产生与锥口间的相对位移。此时,由于夹片、锥口产生的塑性变形,以及夹片在位移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转动,从而在刚较小放张时,夹片无法完全回缩到原来的位置。该位置的差异越大,对结构极限承载力的不利影响也就越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升拓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升拓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8421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物轨道滑移监测方法
- 下一篇:一种钻头直径测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