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磁场辅助黄杆菌液态发酵制备维生素K2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83792.3 | 申请日: | 2019-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224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发明(设计)人: | 郑之明;唐恒芳;赵根海;刘会;王鹏;王丽;王晗;孙小雯;吴荷芳;倪文枫;杨强;方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2P7/66 | 分类号: | C12P7/66;C12N13/00;C12M1/42;C12R1/20 |
代理公司: | 苏州翔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1 | 代理人: | 王华 |
地址: | 230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磁场 辅助 杆菌 液态 发酵 制备 维生素 k2 方法 | ||
本发明中公开了一种磁场辅助黄杆菌液态发酵制备维生素K2的方法,属于微生物发酵技术领域。所述方法步骤如下:(1)将活化后的黄杆菌种接种于种子培养基中,经种子培养,制得种子液;(2)将步骤(1)制得的种子液转接于发酵培养基中,在其生长周期中加入磁场辅助处理促进发酵,得到磁场处理后的发酵产物;(3)对磁场辅助处理条件下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可使黄杆菌的发酵产物维生素K2的产量提高了30‑60%,该方法步骤简单,易于操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磁场辅助黄杆菌液态发酵制备维生素K2的方法,属于微生物发酵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维生素K2(menaquinone,简写为MK,甲萘醌类),是一种具有叶绿醌生物活性的萘醌基团的衍生物,脂溶性维生素。依据C-3上异戊二烯侧链长度的不同,MK共有14种,通常以MK-n表示,其中n指的是侧链上异戊二烯单元的个数。目前研究结果表明,能够合成MK的生物都是原核生物。一般地,革兰氏阳性菌能够合成MK;革兰氏阴性菌中,专性厌氧菌能够合成MK,兼性厌氧菌不但能够合成MK而且能合成辅酶Q(CoQ),而需氧菌不能合成MK,只能产生CoQ。然而,能够合成较高产量MK的菌种为数不多。考查已有的相关研究文献不难发现,能够进行发酵生产MK的菌种主要是属于革兰氏阴性菌的黄杆菌(Flavobacterium sp.),该菌种目前主要合成MK-4和MK-6;属于革兰氏阳性菌的枯草杆菌(Bacillus subtilis natto,日本文献称之为纳豆菌),主要合成MK-7。
维生素K2具有良好的促进凝血、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的功效,同时还能改善动脉硬化,对肝癌和白血病也有预防和治疗作用,早在1995 年日本已经将维生素K2作为骨质疏松治疗药物。目前,维生素K2主要用化学手段合成,利用微生物法生产维生素K2还处于起步阶段。由于化学法存在环境污染和产物生物活性低等问题,而生物法生产的维生素K2可使血清维生素K2保持较高水平,因此近年来众多的研究者开始进行微生物法生产维生素K2。
磁场具有生物效应,受磁场作用的生物的形态、行为、生理功能等方面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随着外加磁场的强度增加,磁场所能影响的物质由磁性粒子,带金属离子的生物分子,逐步发展到抗磁性的生物分子,并导致生命体的不同定向状态。王蓓等研究发现,静磁场可显著促进樟芝菌丝体液态发酵,同时显著提高发酵产物中三萜的产量(王蓓,王薇薇,马海乐,等。静磁场辅助液态发酵对樟芝菌丝体及三萜产量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5,17(5):99-105.)。Kazumasa O和Okuno K等用两株大肠杆菌(ZK126Na~r 和ZK126Sm~r)来研究不同强度磁场对其在固定相中生长的影响,发现其在5.2-6.1T高强度磁场下生长具有明显的优势(Okuno K, Fujinami R, Ano T, et al. Disappearance ofgrowth advantage in stationary phase (GASP) phenomenon under a high magneticfield[J]. Bioelectrochemistry, 2001, 53(2):165)。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磁场辅助黄杆菌液态发酵制备维生素K2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磁场辅助黄杆菌液态发酵制备维生素K2的方法,包括一发酵装置,该发酵装置包括发酵罐、蠕动泵和磁场;所述发酵罐的出料口通过第一管路与蠕动泵的进料口连通,所述蠕动泵的出料口通过第二管路与发酵罐的进料口连通,所述第一管路或/和第二管路穿过所述磁场设置;
将黄杆菌种子液接种至装有无菌发酵培养基的发酵罐中进行培养;在接种后的0-24小时内启动蠕动泵,以使发酵液循环流动。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包括两间隔设置的钕铁硼磁铁,所述第一管路或/和第二管路从所述两间隔设置的钕铁硼磁铁之间穿过。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在接种后的0-24小时内,向发酵罐中加入胆碱、蛋氨酸、叶酸、维生素B12、甜菜碱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837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