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窗帘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83353.2 | 申请日: | 2019-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824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赵珍;刘芳甲;赵俊伟;郭新雨;张庆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厂回族自治县爱上地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1/02 | 分类号: | H05B1/02;A47H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世誉鑫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8 | 代理人: | 魏秀枝 |
地址: | 065300 河北省廊***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继电器 干簧管 加热布 磁铁 常闭 窗帘 电动轨道 可移动位置 不可移动 磁场作用 低功率 可控硅 加热 供电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窗帘,包括设置在电动轨道可移动位置的与第一加热布(14)连接的第一磁铁(1)和与第二加热布(16)连接的第二磁铁(2),设置在电动轨道不可移动位置的第一干簧管(3)和第二干簧管(6),窗帘合上时,第一干簧管(3)和第二干簧管(6)在磁场作用下由常开转变成常闭,第一继电器(8)和第三继电器(10)由常开变成常闭为第一加热布(14)和第二加热布(16)供电加热,第二继电器(9)和第四继电器(11)常开。窗口拉开时,第一干簧管(3)和第一磁铁(1)分离,第一干簧管(3)和第一继电器(8)变为常开,第三继电器(9)由常开变为常闭,第一可控硅(12)工作使第一加热布(14)在低功率下工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窗口遮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加热窗帘。
背景技术
窗帘用于遮阳隔热和调节室内光线,同时也是家庭不可或缺的装饰品。随着人们生活的需求,窗帘不仅仅用于美观、遮阳、隔热,以及调教室内光线,人们渴望窗帘能有更多的功能,例如,加热窗帘,即窗帘可加热,以增加室内的温度等功能。
在加热窗帘的加热过程中,对加热窗帘的加热控制有很强的针对性。随着加热窗帘的深度应用,进一步希望对加热窗帘的加热进行分段式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窗帘,实现了窗帘的加热的分段式控制。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窗帘,窗帘包括第一磁铁(1)、第二磁铁(2)、第一干簧管(3)、第二干簧管(6),第一继电器(8)、第二继电器(9)、第三继电器(10)、第四继电器(11),第一可控硅(12)、第二可控硅(13),第一加热布(14)和第二加热布(16);
第一磁铁(1)和第二磁铁(2)设置在电动轨道的可移动位置,电动轨道是与窗帘配套的电动轨道;第一磁铁(1)与第一加热布(14)相连接,第二磁铁(2)与第二加热布(16)相连接;
第一干簧管(3)和第二干簧管(6)设置在电动轨道的不可移动位置;第一干簧管(3)和第二干簧管(6)的第一端分别与第一电源的高电平连接,第一继电器(8)、第二继电器(9)、第三继电器(10)和第四继电器(11)的第一部分分别与第一电源的低电平连接,第一继电器(8)、第二继电器(9)、第三继电器(10)和第四继电器(11)的第二部分的第一端分别与第二电源的火线连接;
第一继电器(8)的第二部分的第二端与第一加热布(14)的第一端连接,第一加热布(14)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电源的低电平;第二继电器(9)的第二部分的第二端通过第一可控硅(12)与第一加热布(14)连接;第三继电器(10)的第二部分的第二端与第二加热布(16)的第一端连接,第二加热布(16)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电源的低电平;第四继电器(11)的第二部分的第二端通过第二可控硅(13)与第二加热布(16)连接;
第一电源用于控制第二电源开启第一继电器(8)和第三继电器(10),以使得与第一继电器(8)相连接的第一加热布(14)发热,以及与第三继电器(10)相连接的第二加热布(16)发热;或者,第一电源用于控制第二电源开启第二继电器(9)和第四继电器(11),以使得为与第二继电器(9)和第一可控硅(12)串联的第一加热布(14)发热,以及与第四继电器(11)和第二可控硅(13)串联的第二加热布(16)发热;
当第一加热布(14)带动第一磁铁(1),以及第二加热布(16)带动第二磁铁(2)相互靠近时,第一干簧管(3)和第二干簧管(6)在第一磁铁(1)和第二磁铁(2)的磁场作用下,开启第一继电器(8)和第三继电器(10),以使得与第一继电器(8)相连接的第一加热布(14)发热,以及与第三继电器(10)相连接的第二加热布(16)发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厂回族自治县爱上地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大厂回族自治县爱上地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833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虚拟化无线网络
- 下一篇:PTC加热器的发热芯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