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分布式能源的有机废水资源循环利用系统及其工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83068.0 | 申请日: | 2019-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718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发明(设计)人: | 王世朋;谢玉荣;周宇昊;阮炯明;柯冬冬;梁晶;赵大周;陈曈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0 | 分类号: | C02F9/10;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9 | 代理人: | 张狄峰 |
地址: | 31003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布式能源 有机废水 资源循环利用 综合能源 超临界水氧化反应器 常压气液分离器 高压气液分离器 二氧化碳储罐 有机废水处理 气体分离器 循环再利用 有机废水池 液氧储罐 新模式 创建 服务 生产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分布式能源的有机废水资源循环利用系统及其工作方法,属于分布式能源领域。系统包括分布式能源站、有机废水池、超临界水氧化反应器、高压气液分离器、常压气液分离器、气体分离器、液氧储罐和二氧化碳储罐。本发明系统可以将分布式能源站生产与有机废水处理相结合,实现有机废水资源的循环再利用,同时提高分布式能源站综合能源利用效率,使分布式能源站实现增值,创建综合能源服务新模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布式能源领域,涉及一种基于分布式能源的有机废水资源循环利用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分布式能源以方便灵活、高效环保、临近用户等优点得到广泛发展。分布式能源的主要应用场景包括工业园区,为工业园区企业提供冷、热、电服务。
工业园区生产企业生产过程中易产生一些工业废水,其中有机废水难以通过传统的水处理方法(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处置,可考虑新兴的超临界水氧化技术。超临界水氧化技术具有反应速度快,氧化分解彻底,有机物去除率高等优点,且反应产物为二氧化碳、水等。
超临界水氧化技术处理有机废水,虽然会使废水排放达到要求,但是耗能成本高,影响企业生产产品的竞争力,如申请号为201810909915.2的中国专利。可利用分布式能源自身特性,结合超临界水氧化技术,利用分布式能源站为园区企业处理有机废水,实现有机废水资源的循环再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基于分布式能源的有机废水资源循环利用系统及其工作方法,该系统可以将分布式能源站生产与有机废水处理相结合,实现有机废水资源的循环再利用,同时提高分布式能源站综合能源利用效率,使分布式能源站实现增值,创建综合能源服务新模式。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分布式能源的有机废水资源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布式能源站、有机废水池、超临界水氧化反应器、高压气液分离器、常压气液分离器、气体分离器、液氧储罐和二氧化碳储罐;所述分布式能源站的供热管道与负荷用户端连接,所述负荷用户端的有机废水出口与有机废水池连通;所述有机废水池的出口与第一回热器的冷侧入口连接,所述第一回热器的冷侧出口与第二回热器的冷侧入口连接,所述第二回热器的冷侧出口和分布式能源站的供热管道均与第一热源连通,且第一热源与超临界水氧化反应器的热水入口连通;所述第一回热器的热侧入口与分布式能源站的烟气排放管道连接,所述第一回热器的热侧出口连接至分布式能源站;所述液氧储罐的出口与第三回热器的冷侧入口连接,所述第三回热器的冷侧出口和高压气液分离器的气体出口均通过第二热源与超临界水氧化反应器的入口连通;所述超临界水氧化反应器的出口与第二回热器的热侧入口连接,所述第二回热器的热侧出口与第三回热器的热侧入口连接,所述第三回热器的热侧出口与高压气液分离器的入口连接;所述高压气液分离器的液体出口与常压气液分离器的入口连接,所述常压气液分离器的液体出口与分布式能源站的储水系统以及负荷用户端的厂内储水系统连接,所述常压气液分离器的气体出口与气体分离器的入口连接;所述气体分离器的二氧化碳出口与二氧化碳储罐的入口连接,且在二氧化碳储罐上设置有排气阀。
分布式能源站的生产产品主要包括电、热(蒸汽或热水),蒸汽温度一般不低于150℃,热水温度一般不低于80℃,其中电主要通过电网消纳或者电负荷用户消纳,热主要供热负荷用户使用。
进一步而言,所述有机废水池与第一回热器之间设置有水泵,所述有机废水池与水泵之间设置有第一止回阀,所述第一止回阀的入口与有机废水池相连,所述第一止回阀出口与水泵相连;所述液氧储罐与第三回热器之间设置有液氧泵。
进一步而言,所述分布式能源站的供热管道与第一热源之间设置有第二止回阀,所述第二止回阀的入口与分布式能源站的供热管道连通,所述第二止回阀的出口与第一热源的入口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830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