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建筑风能利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82977.2 | 申请日: | 2019-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798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陈增顺;张亮亮;傅先枝;黄海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F03D9/25 | 分类号: | F03D9/25;F03D9/45;F03D80/00 |
代理公司: | 重庆乐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1 | 代理人: | 刘敏 |
地址: | 40003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本体 风口 气流通道 内侧壁 风力发电装置 风能利用装置 影响建筑 阀门系统 环绕设置 建筑用户 正常生活 出风口 外侧壁 运行时 均布 开闭 竖直 连通 环绕 延伸 | ||
1.一种建筑风能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直环绕设置的建筑本体,所述建筑本体的内侧壁围绕其中心形成从下至上的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的出风口设置有风力发电装置,所述建筑本体的内侧壁呈圆柱形,环绕建筑本体中心在建筑本体上均布有若干风口,所述风口从建筑本体的外侧壁延伸至内侧壁且与所述气流通道连通,还包括同时用于控制所述风口开闭的阀门系统,所述阀门系统包括与风口一一对应设置的风门以及连接所述风门的框架,所述风门环形均布且与建筑本体的内侧壁配合,所述框架的中心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轴与框架固定连接用于驱动所述风门绕建筑本体的中心旋转,相邻两个风门之间形成用于风口让位的缺口,所述缺口与风口在周向依次间隔设置,所述风门在驱动电机的驱动下旋转对风口形成周期性的开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风能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口沿着建筑本体的高度方向设置有若干组,各组风口的数量相同且在竖直方向上一一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风能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门的截面为弧形,若干风门环形均布且与建筑本体的内侧壁配合,所述风门竖直设置并与同一竖直方向上的风口进行配合开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风能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包括上框架和下框架,所述上框架和下框架均呈环形且分别与风门的上下两端固定连接,所述上框架和下框架的外圆柱面分别与建筑本体的内侧壁滑动配合,所述下框架的中心与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轴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风能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力发电装置包括转动轴、与所述转动轴固定连接的风扇叶片以及用于支承所述风扇叶片的底座,所述底座呈环形且设置在建筑本体上,所述风扇叶片通过转动轴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所述风扇叶片设置在建筑本体中心顶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建筑风能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本体的内侧壁向内形成有用于支撑所述底座的凸台,所述凸台呈环状,与建筑本体一体成型,所述凸台的下端环形均布有若干加强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建筑风能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和凸台之间设置有垫块,所述垫块环形均布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垫块的高度可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风能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口从建筑本体的外侧壁延伸至内侧壁的截面开口逐渐减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建筑风能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口包括上侧壁、下侧壁以及左右侧壁,所述上侧壁水平设置,所述下侧壁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0°~6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风能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通道的下端与地下停车场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8297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我保护海上风力发电组
- 下一篇:轴向风轮的追风追日Y字叉塔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