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五氧化二钒氧化1;10-菲啰啉-5;6-二酮制备镍配合物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82547.0 | 申请日: | 2019-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618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发明(设计)人: | 王倩倩;王大祥;杨潇剑;吴艳玲;毛丽恵;李俞斌;郭梦圆;张文婧;胡雪妍;贾秋雨;杨若茜;王潇洋;邵景景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阳学院 |
主分类号: | C07D213/807 | 分类号: | C07D213/807;C08G8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64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五氧化二钒 二酮 二价镍配合物 氧化剂 水热条件 制备 六水合硝酸镍 绿色环保 镍配合物 二甲酸 联吡啶 用溶剂 溶剂 合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热条件下氧化1,10‑菲啰啉‑5,6‑二酮制备二价镍配合物的方法。本方法以五氧化二钒为氧化剂,以1,10‑菲啰啉‑5,6‑二酮,六水合硝酸镍为原料,五氧化二钒为氧化剂,水为溶剂,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二价镍配合物的方法。本方法特点在于所用氧化剂为五氧化二钒,一步直接在水热条件下将1,10‑菲啰啉‑5,6‑二酮氧化成为2,2’‑联吡啶‑3,3’‑二甲酸后,制备二价镍配合物,所用溶剂为水,绿色环保。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热条件下利用五氧化二钒氧化1,10-菲啰啉-5,6-二酮制备镍配合物的方法,具体地说是在五氧化二钒作氧化剂,水作溶剂,水热条件下,氧化1,10-菲啰啉-5,6-二酮为2,2’-联吡啶-3,3’-二甲酸并合成二价镍配合物,属于利用水热技术合成金属配合物领域。
背景技术
基于菲啰啉衍生物的配位化合物已经吸引了很多人的兴趣,有机配体选用菲啰啉衍生物可以提供可配位的N原子和O原子的1 ,10-菲啰啉-5 ,6-二酮的相关报道较少,同时,在水热过程中,直接利用氧化剂将1,10-菲啰啉-5,6-二酮氧化为2,2’-联吡啶-3,3’-二甲酸参与二价镍配合物的合成在文献报道中较少。
一方面,有报道称配体如2,2’-联吡和1,10-菲啰啉衍生物等在水热条件下,能够发生羟基化反应,但是一般需要铜离子的催化作用。将1,10-菲啰啉-5,6-二酮氧化为2,2’-联吡啶-3,3’-二甲酸的化学反应中,所用氧化剂为重氮甲烷,溶剂为四氢呋喃或者异丙醇或者甲醇,最终得到2,2’-联吡啶-3,3’-二甲酸。另一方面,合成所述的二价镍配合物所用条件依据相关报道,一般选用的溶剂为吡啶-水混合溶剂或者甲醇-水混合溶剂。总之,本实验的特点在于,采用五氧化二钒作为氧化剂,将1,10-菲啰啉-5,6-二酮为2,2’-联吡啶-3,3’-二甲酸,制备二价金属镍配合物。本实验以1,10-菲啰啉-5,6-二酮为反应底物,以五氧化二钒为氧化剂,其特征在于,以水为溶剂,在140 ℃水热反应釜中反应48 h,以8 ℃/小时降至室温,得到二价金属镍的配合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公开了一种水热条件下利用五氧化二钒氧化1,10-菲啰啉-5,6-二酮为2,2’-联吡啶-3,3’-二甲酸的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公开了一种水热条件下利用五氧化二钒氧化1,10-菲啰啉-5,6-二酮为2,2’-联吡啶-3,3’-二甲酸制备二价镍配合物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
精密称取六水合硝酸镍0.0580 g(0.2 mmol),1,10-菲啰啉-5,6-二酮0.0832 g(0.4mmol),以及五氧化二钒0.0378 g(0.2 mmol),用10 mL水溶解后,转移至20 mL的聚四氟乙烯内衬的反应釜中,在140 ℃下保持48 h,以8 ℃/分钟缓慢降温,得到绿色透明晶体。
元素分析结果,实验值(%):C, 39.01; H, 3.68; N, 7.72;按照NiC12H14N2O8计算的理论值(%):C , 38.65; H ,3.78; N , 7.51。
具有一定框架结构的化合物,该化合物已经被合成,已有的CCDC号为200014;其化学通式如下:[Ni(bpda)(H2O)3]n·nH2O(1);
bpda的分子式为图1,bpda指的是2,2’-联吡啶-3,3’-二甲酸。
1,10-菲啰啉-5,6-二酮的分子式为图2,可简写为1,10-phen-5,6-dione。
配合物[Ni(bpda)(H2O)3]n·nH2O(1)的结构式为图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阳学院,未经信阳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825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