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方法及在降低渣土含水率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82542.8 | 申请日: | 2019-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233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8 |
发明(设计)人: | 孔恒;郭飞;姜瑜;张丽丽;田治州;董凯;李贺;高胜雷;王凯丽;孙博通;郝亮;林雪冰;王渭;王亚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朝旭鼎新市政工程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251/02 | 分类号: | C08F251/02;C08F220/06;C08F222/38;C08F290/06;B01J20/26;B01J20/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壹川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765 | 代理人: | 高小改 |
地址: | 1000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吸水性树脂 渣土 制备 含水率 凝胶体 盾构 丙烯酸盐单体 施工技术领域 纤维素分子链 表面活性剂 中和丙烯酸 纤维素 聚合反应 均匀拌和 氢氧化物 吸水树脂 羟丙氧基 保水性 甲氧基 交联剂 结合水 亲水性 土颗粒 氧原子 引发剂 游离水 醚键 氢键 水缔 粘结 羟基 催化剂 堆放 合成 滑坡 纤维 引入 应用 | ||
1.一种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用氢氧化物中和丙烯酸制得丙烯酸盐单体溶液,在交联剂、引发剂、催化剂、纤维素和表面活性剂作用下,通过交联聚合反应制备高吸水性树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A、在冰水浴中,将氢氧化物水溶液缓慢滴加到丙烯酸中,中和度为40-90%,得到含有丙烯酸盐和部分丙烯酸的丙烯酸盐单体水溶液;
B、将纤维素与蒸馏水混合,搅拌的过程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加热得到透明的水溶液;
C、将步骤A制得的丙烯酸盐单体水溶液,在强力搅拌下滴加到步骤B制得的透明溶液中,反应1h后,将适量的交联剂和引发剂加入混合溶液中,搅拌至形成丙烯酸吸水树脂胶体;
D、将步骤C所制得的丙烯酸吸水树脂胶体进行真空干燥并粉碎成细小胶粒,即得高吸水性树脂;
E、对胶粒进行吸水倍率测试:准确称取干燥后的凝胶质量为Md,放入装有自来水的烧杯中,静置吸附直至凝胶溶胀平衡,用润湿的滤纸迅速拭去凝胶表面水分,立即称重,记录下凝胶达到溶胀平衡状态时质量Ms,吸水倍率按下式计算: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氢氧化物水溶液为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水溶液,其浓度为25-3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素为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聚阴离子纤维素醚中的一种或多种,纤维素含量为丙烯酸摩尔量的1.0-5.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为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丙烯酸丙烯酯、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二乙烯基苯、二异氰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交联剂含量为丙烯酸摩尔量的0.00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铵、异丙苯过氧化氢、过硫酸钾、过硫化氢中的一种,引发剂用量为丙烯酸摩尔量的0.05-1%,所述催化剂为亚硫酸盐或亚硫酸氢盐,用量为丙烯酸摩尔量的0.01-0.0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选自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磺酸钠、失水山梨醇月桂酸酯、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单硬脂酸甘油酯中的一种或多种,表面活性剂的添加量相当于丙烯酸摩尔量的0.01-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中和反应时间为1-8h,步骤B中加热温度为40-80℃,步骤D中高吸水树脂胶体被粉碎成5-10mm的胶粒。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方法制备的高吸水性树脂在降低渣土含水率上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测试渣土池中盾构渣土的含水率;
S2、将高吸水性树脂撒入装有盾构渣土的渣土池中,并拌合均匀,1-10min之后测试此时渣土的含水率;
S3、装车外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朝旭鼎新市政工程检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朝旭鼎新市政工程检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8254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