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触底固定的快速布置的抗海潮性强的人工海礁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82280.5 | 申请日: | 2019-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574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何烨淦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烨淦 |
主分类号: | A01K61/73 | 分类号: | A01K61/73;A01K61/7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2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触底 固定 快速 布置 海潮 人工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触底固定的快速布置的抗海潮性强的人工海礁,属于人工海礁技术领域,包括主体、孔隙一、附着面、隔板、竖向隔条、孔隙二、收纳槽、折叠架、辅助架、固定脚架、凹槽、延伸钉、钢性弹簧、触底钉和卡榫,主体外侧表面开孔设置有孔隙一,主体外侧表面固定连接有附着面,且孔隙一之间,附着面表面设置有隔板,隔板内侧固定连接有竖向隔条,附着面表面开孔设置有孔隙二,主体底部前后两端嵌套设置有收纳槽,收纳槽内部顶端左右两侧转动连接有折叠架,收纳槽内部中间转动连接有辅助架,辅助架一端活动连接在折叠架中,折叠架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脚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工鱼礁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快速布置的人工海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人工鱼礁是人为在海中设置的构造物,其目的是改善海域生态环境,营造海洋生物栖息的良好环境,为鱼类以及珊瑚虫提供繁殖、生长、索饵和庇敌的场所,达到保护、增殖和提高渔获量的目的,以及从一定程度上改善珊瑚礁的生长面积,目前国内外已经广泛的开展人工鱼礁建设,进行近海海洋生物栖息地和渔场的修复,而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现有的人工鱼礁铺设过程复杂繁琐,且铺设时与铺设后人工鱼礁由于缺乏一个快速以及稳定的固定点,从而发生位移或是偏移,从而偏离人工鱼礁的预设投放点。
于是,发明人有鉴于此,秉持多年该相关行业丰富的设计开发及实际制作的经验,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触底固定的快速布置的抗海潮性强的人工海礁,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触底固定的快速布置的抗海潮性强的人工海礁,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人工鱼礁铺设过程复杂繁琐,容易因为海潮而发生偏离预设投放点的问题
本发明抗海潮性强的人工海礁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触底固定的快速布置的抗海潮性强的人工海礁,包括主体、孔隙一、附着面、隔板、竖向隔条、孔隙二、收纳槽、折叠架、辅助架、固定脚架、凹槽、延伸钉、钢性弹簧、触底钉和卡榫,所述主体外侧表面开孔设置有孔隙一,所述主体外侧表面固定连接有附着面,且孔隙一之间,所述附着面表面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内侧固定连接有竖向隔条,所述附着面表面开孔设置有孔隙二,所述主体底部前后两端嵌套设置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内部顶端左右两侧转动连接有折叠架,所述收纳槽内部中间转动连接有辅助架,所述辅助架一端活动连接在折叠架中,所述折叠架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脚架,所述固定脚架外侧前后两端嵌套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部底端转动连接有延伸钉,所述辅助架表面固定连接有钢性弹簧,所述固定脚架内侧中间卡接设置有触底钉,所述触底钉顶部固定连接有卡榫,且卡榫与固定脚架内侧顶部呈卡接设置。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体呈球形设置,且主体为钢材料制成。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附着面通过隔板呈分层设置,且隔板向外延伸3-5cm,且隔板上下两面分布有颗粒状凸起。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孔隙二外侧呈六角形,且孔隙二内侧延伸至附着面内部10-15cm,且孔隙二不规则分布在隔板与竖向隔条之间。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脚架合并时均呈竖直向下,且折叠架展开时呈“M”字形。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延伸钉一侧表面均设置有磁铁,触底钉外侧表面设置有磁铁,且磁铁之间呈配套设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触底固定的快速布置的抗海潮性强的人工海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烨淦,未经何烨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8228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