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有实时可调式电容的高频腔体及其调节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81726.2 | 申请日: | 2019-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626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王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飞 |
主分类号: | H05H7/02 | 分类号: | H05H7/02;H05H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5100 安徽省淮北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实时 调式 电容 高频 及其 调节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回旋加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实时可调式电容的高频腔体,包括外壳,加速电极板,主调电容和微调电容,微调电容单个的表面积小于主调电容的表面积同时两个微调电容的总表面积大于所述主调电容的表面积,微调电容内设置加热和冷却结构,主调电容穿过所述外壳连接在行程可控的气缸驱动设备上,主调电容与壳体之间设置有四个圆柱形金属密封构件分别与主调电容的正方形四个表面构成滚动密封接触,密封构件设置在壳体的凹槽内。该高频腔体结构简单,能够实时进行工作频率调整在满足调节精度的同时可以大大缩短工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回旋加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实时可调式电容的高频腔体及其调节方法。
背景技术
回旋加速器是利用磁场和电场共同使带电粒子作回旋运动,在运动中经高频电场反复加速的装置,广泛应用于高能物理实验和医用质子治疗设备。医用质子治疗设备中使用回旋加速器加速质子、重离子形成射线束流来治疗肿瘤,属于效果较好的放射治疗技术,其中超导回旋加速器的高频腔体是用于为带电粒子加速提供加速能量的核心部件,高频腔体的工作频率 (谐振频率)由回旋加速器中主磁铁的最终的磁场测量结果确定,但是医用质子治疗加速器的建设过程中,为了节省超导回旋加速器的建造时间,高频腔体的建造和加工往往与主磁铁的加工同步完成,主磁铁的磁场预先通过电磁场仿真软件计算得到,但在实际加工完成后实际BH曲线与仿真计算的往往存在一定的偏差。而高频腔体的设计工作频率是以仿真的主磁铁磁场数据为参考的,并且在建造完成后其本身的频率通常不可能大幅度调整,现有技术的调整能力范围均在2MHz以内,当主磁铁的实际BH曲线与仿真值差异不大时,在建造完成后可以根据实际磁场数据调整高频腔体的结构使其实际工作频率与由主磁铁的实际磁场数据吻合。高频腔体的频率调整方式是通过内设的微调电容实现的对工作频率的调节范围一般为0.4MHz,只需补 偿发热变形引起的腔体频率变化即可,但仅靠微调电容的调整范围通常无法满足实际要调整的范围需求。
为解决上述矛盾,目前国际上采取的方法通常是在高频腔体设计时减小加速电极板与高频腔体外壳的距离,从而增大分布电容,在建造完成后再对电极板的边缘进行调整而减小分布电容,改变高频腔体实际工作频率。另一种方法则通过直接增加微调电容的面积来提升微调电容的调整能力,而国内提出了一种在微调电容两侧额外设置一对无氧铜补偿电容,通过对无氧铜补偿电容的顶面的打磨切削来实现补偿电容顶面与电极板的距离调整。但以上方法分别存在以下问题:微调电容直接调整时精度难以保证,而无论是电极板的边缘进行调整还是对无氧铜补偿电容的打磨切削,都需要进行多次打磨切削加工调整并不断试错才能勉强达到要求,在时间上仍然耗时较长。
图1为一种现有技术的带有补偿电容的高频腔体,其中包括设置在高频腔体外壳2内部的高频腔体加速电极板1,设置在高频腔体外壳2内部的尾部中间位置的微调电容4(超导回旋加速器的高频腔体一般 对于中心区说“头部”,后面设置微调电容的位置称为“尾部”),通过调整微调电容4与高频腔体加速电极板1之间的距离实现对高频腔体的工作频率的调整,设置在高频腔体外壳2内部的尾部、位于微调电容4两侧的一对补偿电容3(两个),补偿电容3用于为高频腔体提供对工作频率的调整,补偿电容3提供的工作频率调整的幅度小于等于2MHz。通过对补偿电容顶面进行打磨切削来实现补偿电容面与高频腔体加速电极板1之间的距离的调整,调整距离时对两个补偿电容3都进行打磨切削,两个补偿电容3的厚度保持一致。该方案虽然避免了国外使用增加微调电容表面积导致的调整精度不够的问题,但该方式仍然需要进行多次打磨切削加工调整并不断试错才能达到要求,对工期的缩短并不明显。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有实时可调式电容的高频腔体及其调节方法,不仅能保证调整精度,还避免了打磨切削等调整方式的繁琐,大大缩短了建造工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飞,未经王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8172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一尺寸强流团簇脉冲束产生方法
- 下一篇:离子-离子并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