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秸秆纤维的缓释生物菌肥及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181710.1 申请日: 2019-03-11
公开(公告)号: CN109678617A 公开(公告)日: 2019-04-26
发明(设计)人: 赵根海;郑之明;王鹏;刘会;王丽;倪文枫;孙小雯;王晗;杨强;方志伟;唐恒芳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主分类号: C05G3/00 分类号: C05G3/00;C05G3/04;C12N1/14;C12N1/20;C12R1/885;C12R1/11;C12R1/07;C12R1/125
代理公司: 苏州翔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1 代理人: 王华
地址: 23000***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秸秆纤维 生物菌肥 缓释 藻粉 制备 功能微生物 中微量元素 土壤改良 改良土壤结构 土壤微生态 资源化利用 促进作用 地力提升 缓释颗粒 作物生长 保湿 保水 凝胶 螯合 发酵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秸秆纤维的缓释生物菌肥及制备方法,属于生物菌肥技术领域。该生物菌肥是利用秸秆纤维、藻粉为主要原料,添加中微量元素和功能微生物发酵后获得的。秸秆纤维负载大量功能微生物调节土壤微生态,改良土壤结构;藻粉中高分子成分螯合中微量元素后形成凝胶缓释颗粒,保水保湿、缓释营养。该生物菌肥通过秸秆纤维和藻粉的资源化利用实现了高效缓释肥料的制备,对土壤改良、地力提升和作物生长起显著调节和促进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秸秆纤维的缓释生物菌肥及制备方法,属于生物菌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农业生产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化肥施用量日益增长的同时,厩肥、绿肥的施用量大幅度降低,作物秸秆将成为提升土壤肥力的重要有机肥源。秸秆还田不仅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优化农田生态环境,还可促进农村养分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常见的秸秆还田形式主要有粉碎翻压还田、覆盖还田、堆沤还田和过腹还田。粉碎翻压还田和覆盖还田机械化程度要求高,还田成本大,容易发生病虫害,土壤中秸秆腐解不完全,直接影响下一季作物栽种;堆沤还田侵占耕地面积,并且不利于集约化操作。过腹还田秸秆转化成畜禽粪便后容易把重金属及抗生素一同施入田间,影响土壤及作物食品安全,同时受畜禽养殖地域差异性限制。可见传统秸秆还田方式不是秸秆利用的最优方案。

生物菌肥常指以有益微生物为主,配以有机、无机成分制得的一种新型绿色肥料。有益微生物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生理活性物质,可以改善植物根系的微生物生态环境,调节植物生长发育,促进根系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同时也能与某些治病微生物形成拮抗作用而减轻作物病害。菌肥载体的选择,应充分考虑微生物的生活习性,以当地利用率较低的工农业和生活有机废弃物为最优,通过添加适当辅料对载体材料进行预处理,如风干、粉碎、按一定比例混合并接入微生物扩培液等方式制备生物菌肥,实现工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城市生活中的有机废弃物等废弃有机质资源有效的利用,减少环境污染,提高有机质的高效循环。

目前常用的载体材料有泥炭、蛭石、动物粪便、秸秆、硅藻、脱脂牛奶和生物炭等。泥炭和蛭石资源分布不均且有限,采集成本较高,限制了其应用;动物粪便虽然含有丰富的养分能够为微生物所利用,但同时也携带致病菌、抗生素和重金属离子,对于植物生长会产生不利影响;秸秆直接粉碎作为菌肥载体过程中,秸秆中的虫卵、带菌体依然存在,施用后病虫害直接发生或者越冬来年发生,同时秸秆中木质素、半纤维素、纤维素等较难分解,影响耕作;硅藻对菌株具有较好的吸附作用,但缺乏有机物质,难以为菌株繁殖提供持续营养供应;脱脂牛奶含有丰富的养分,有利于微生物繁殖,但是成本太高,很难将其应用于农业生产;生物炭具有较高的孔隙度、比表面积,可提高微生物菌肥在土壤中的效果,但其制备需要高温裂解且技术要求高,难以推广。

与其他载体材料相比,秸秆纤维来源广泛,采用连续生物机械分离工艺可对玉米、水稻、小麦等农作物秸秆进行工厂化处理,获得的纤维基绿色菌肥土壤修复材料和纤维基生物质缓控释新材料可作为优良的生物菌肥载体。因此,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秸秆纤维的缓释生物菌肥及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秸秆纤维的缓释生物菌肥的制备方法,包括秸秆纤维负载生物菌肥的制备、富含营养元素的缓释肥的制备和基于秸秆纤维的缓释生物菌肥的制备;

所述秸秆纤维负载生物菌肥的制备包括:向菌液中添加秸秆纤维,混合均匀后于20-40℃条件下搅拌2-4 h,再静置5-8 h后制成秸秆纤维负载生物菌肥;所述秸秆纤维与菌液质量体积比为1g:2-5ml;

所述富含营养元素的缓释肥的制备包括:将藻粉、水和中微量营养元素混合均匀后,于30-37℃条件下搅拌1-2 h,制得富含营养元素的缓释肥;所述藻粉、水和中微量营养元素质量比为0.8-1.2g:0.2g:1-5mg;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817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