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针对用户界面模式的可视化设计系统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81538.X | 申请日: | 2019-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945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6 |
发明(设计)人: | 钱洋;华庆一;姬翔;张欣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8/34 | 分类号: | G06F8/34;G06F8/38 |
代理公司: | 西安佳士成专利代理事务所合伙企业(普通合伙) 61243 | 代理人: | 李东京;李丹 |
地址: | 71011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针对 用户界面 模式 可视化 设计 系统 及其 方法 | ||
一种针对用户界面模式的可视化设计系统及其方法,包括用户界面模式的可视化设计组件UIPVT;所述用户界面模式的可视化设计组件UIPVT运行在可视化设计终端上;所述用户界面模式的可视化设计组件UIPVT包括文档生成模块、界面模式布局结构图生成模块和逻辑状态转换图生成模块;所述文档生成模块用于运用针对用户界面模式的可视化标记语言将模式呈现信息和模式对话信息组织成标记语言文档。有效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难以实现模式、界面的设计和实现模式之间转换困难、开发者难以准确获取实现信息从而造成理解和实现模式的困难以及影响界面开发的整体效率的缺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界面模式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针对用户界面模式的可视化设计系统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UI即UserInterface(用户界面)的简称。UI设计则是指对软件的人机交互、操作逻辑、界面美观的整体设计。好的UI设计不仅是让软件变得有个性有品味,还要让软件的操作变得舒适、简单、自由,充分体现软件的定位和特点。
通过对用户界面设计不同需求进行的分类以及用户界面设计元素对用户行为的影响,来研究用户在用户界面设计中所体现的重要性。交互性已经成为用户界面设计中设计追求的目标。
高质量界面开发是一项困难的工作,通常包括界面设计和实现两部分。由于界面模式是对过去高质量用户界面设计经验的总结,目前,界面设计阶段广泛采用了基于模式的用户界面设计方法和技术。而现有界面开发是在一个确定平台上,平台提供界面构件(如按钮,输入框等)来构造界面,平台并未对模式的实现提供支持,因而需要开发者在构件层上通过实现模式来完成,造成了设计与实现之间的距离而相互脱节。
设计与实现之间的距离使得基于模式的界面开发成为一项繁琐、费时的复杂任务。第一,现有对界面模式的描述主要以自然语言或草图形式为设计者提供设计信息,这些信息说明了模式应用于那些场景,如何解决交互设计问题,开发者需要实现信息而并非设计信息,因而难以实现模式。第二,界面模式是一种界面的二维设计,而开发者在构件层上的实现模式通常基于平台提供的布局模型和对话模型,因此造成两者之间转换困难。第三,从实现角度来看,界面模式可以看成若干个构件的结构化组织,蕴含固定的布局信息和对话信息,其中,布局信息描述组成模式构件间的布局结构,用于布局模型的实现;对话信息描述组成模式构件间固定的逻辑关系,用于对话模型的实现;目前界面模式中隐含的布局和对话信息缺乏清晰明确的表达方式,开发者难以准确获取这些实现信息,从而造成理解和实现模式的困难,影响界面开发的整体效率。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针对用户界面模式的可视化设计系统及其方法,有效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难以实现模式、界面的设计和实现模式之间转换困难、开发者难以准确获取实现信息从而造成理解和实现模式的困难以及影响界面开发的整体效率的缺陷。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针对用户界面模式的可视化设计系统及其方法的解决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针对用户界面模式的可视化设计系统,包括用户界面模式的可视化设计组件UIPVT;
所述用户界面模式的可视化设计组件UIPVT运行在可视化设计终端上;
所述用户界面模式的可视化设计组件UIPVT包括文档生成模块、界面模式布局结构图生成模块和逻辑状态转换图生成模块;
所述文档生成模块用于运用针对用户界面模式的可视化标记语言将模式呈现信息和模式对话信息组织成标记语言文档;
所述界面模式布局结构图生成模块用于运用所述标记语言文档来生成界面模式布局结构图;
所述逻辑状态转换图生成模块用于运用所述标记语言文档来生成逻辑状态转换图。
所述用户界面模式的可视化设计组件UIPVT还包括可视化数据模块、布局模块、渲染模块、交互处理模块以及控制调度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大学,未经西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8153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