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视频流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81514.4 | 申请日: | 2019-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619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孙洋;申恩;杨丙坤;韩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泽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9 | 代理人: | 莎日娜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东城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视频 数据传输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视频流数据传输的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视联网,所述视联网包括音视频终端,所述音视频终端配置有外部数据接口,所述方法包括:音视频终端在检测到所述外部数据接口连接有加密器时,检测所述加密器是否处于开启状态;在加密器处于开启状态时,并在验证所述智能卡的第二身份信息与预存的第一身份信息一致时,音视频终端将采集到的第一视频流数据发送至所述加密器;接收所述加密器加密后的第二视频流数据,再将第二视频流数据封装为视联网协议的视联网视频流数据包发送至所述视联网。本申请实施例保证了在视联网中传输的视频流数据是被加密的数据,从而提高了视频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视联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视频流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视联网是一个实时交换平台,是互联网的更高级形态,面对网络上潜在的巨大视频流量,视联网采用以太网的异步和包交换两个优点,在全兼容的前提下消除了以太网缺陷,具备全网端到端无缝连接,直通用户终端,直接承载IP数据包,并且,用户数据在全网范围内不需任何格式转换,能够实现目前互联网无法实现的全网高清视频实时传输。
因此,视联网将众多互联网应用推向高清视频化、统一化,高清面对面。最终将实现世界无距离,实现全球范围内人与人的距离只是一个屏幕的距离;另一方面,视联网具备分组交换的灵活、简单和低价,同时具备电路交换的品质和安全保证,在通讯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全网交换式虚拟电路,以及数据格式的无缝连接。
在实际应用中,多采用视联网进行视频会议,在视频会议中一般采用视联网进行ES(elementary stream,原始流/基本数据流)网络视频流传输,在此种传输方式中,视频流数据的安全性主要依靠视联网自身的网络特性,即视联网采用的视联网协议,一旦该视联网协议被破解,很容易对视联网内传输的视频流数据进行窃取,造成了在视联网内进行的视频会议被泄密,从而使得视频会议的安全性降低。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视频流数据传输的方法和相应的一种用于视频流数据传输的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视频流数据传输的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视联网,所述视联网包括音视频终端,所述音视频终端配置有外部数据接口,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音视频终端在检测到所述外部数据接口连接有加密器时,检测所述加密器是否处于开启状态;其中,所述加密器在连接有与所述加密器对应的智能卡时处于开启状态,在未连接有所述智能卡时处于未开启状态;
在所述加密器处于开启状态时,所述音视频终端验证所述智能卡的第二
身份信息是否与预存的第一身份信息一致;
在验证所述第二身份信息与所述第一身份信息一致时,所述音视频终端将采集到的第一视频流数据发送至所述加密器;
所述音视频终端接收所述加密器针对所述第一视频流数据返回的第二视频流数据;其中,所述第二视频流数据由所述加密器采用第一密钥对所述第一视频流数据加密后生成,所述第一密钥由所述加密器从预存的密钥文件包中查找出;
所述音视频终端将所述第二视频流数据封装为视联网协议的视联网视频流数据包,并将所述视联网视频流数据包发送至所述视联网。
可选地,所述音视频终端将采集到的第一视频流数据发送至所述加密器的步骤包括:
所述音视频终端检测所述第一视频流数据是否为I帧数据;
在检测到所述第一视频流数据为I帧数据时,所述音视频终端将所述的为I帧数据的第一视频流数据发送至所述加密器。
可选地,所述第一身份信息包括身份证号码、用户名或密码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8151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