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防水型秸秆人造板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81302.6 | 申请日: | 2019-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531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发明(设计)人: | 邵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瑞坦商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7N1/02 | 分类号: | B27N1/02;B27N3/08;B27N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稻秸秆 秸秆人造板 复合防水 预处理 混合胶黏剂 制备 稀释剂 建筑材料技术领域 改性海泡石 改性添加剂 正硅酸乙酯 磷脂 芒硝 防水性能 酚醛树脂 力学性能 植物精油 蔗糖 蛋白粉 水混合 过筛 晶须 沼液 注模 发酵 过滤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防水型秸秆人造板的制备方法,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将稻秸秆粉碎,过筛,得稻秸秆粉;将稻秸秆粉,沼液,蔗糖,水混合发酵,接着加入正硅酸乙酯,搅拌混合,过滤,得预处理稻秸秆粉;将酚醛树脂,稀释剂,改性添加剂,芒硝搅拌混合,得混合胶黏剂;将预处理稻秸秆粉,混合胶黏剂,改性海泡石,植物精油,磷脂,油脂,蛋白粉,晶须,搅拌混合,注模,压制成型,即得复合防水型秸秆人造板。本发明提供的复合防水型秸秆人造板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防水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防水型秸秆人造板的制备方法,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秸秆的化学成分主要是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素,表面含有蜡状物质和硅物质,界面活性很差,用传统的胶粘剂很难实现有效的胶合。当前我国秸秆人造板生产刚刚起步,国内已建成的以秸秆为主要原料的秸秆人造板厂,几乎都是以聚异氰酸酯为胶粘剂,还存在很多的技术问题。比如,生产成本过高导致与其他同类木质产品相比缺乏竞争力;关键原料粘合剂不能满足正常生产的需求,秸秆人造板生产过程中容易出现粘板问题;生产过程中有机挥发物问题;板坯预压性差,传输过程中易出现散坯、板材塌边等问题,这将严重影响着秸秆人造板的产业化水平。但是,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群众生活对木材的需求量却不断上升。解决这一矛盾的途径有4条:大力发展人工速生林;适度扩大木材进口;通过科技进步提高木材加工水平,包括废旧木材回收利用;寻找木材原料的替代品。许多科技人员认为,第四条途径对缓解木材供不应求的矛盾更具现实意义。大量研究试验已证明,农作物秸秆是一种理想的木材原料替代品。据统计,每年产生的秸秆总量约7×108t,其中60%为稻/麦秸秆。目前已有的利用途径有:秸秆还田(约占20%);能源(沼气、发电、固体燃料棒,约占15%~20%);建筑材料、造纸原料和各种添加剂等(约占15%)。尚有占总量一半的秸秆未找到出路。每到收获季节,秸秆被焚烧或推入河塘,构成了对社会和环境的危害。探索一种既可以大量消耗农作物秸秆又可以获得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应用模式,已成为一个热门课题。
我们对于秸秆人造板的研究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70年代,但进展迅速。已成功开发出麦秸刨花板、中密度稻草板、麦秸纤维板、草/木复合中密度纤维板、软质秸秆板、轻质复合墙体材料、秸秆炭、秸秆/塑料复合材料等多种秸秆产品。20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进行麦/稻秸秆人造板的工业化生产。截至目前,秸秆板产能已达50×104m3/a,品种包含中密度稻草板、草/木复合中密度纤维板、秸秆/塑料复合材料和定向秸秆板等。初步形成了农作物秸秆人造板新兴产业。但是,传统的秸秆人造板还存在力学性能及防水性能不佳的问题,因此还需对此进行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传统复合防水型秸秆人造板力学性能及防水性能不佳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复合防水型秸秆人造板的制备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1)将稻秸秆粉碎,过80目的筛,得稻秸秆粉;
(2)按重量份数计,将30~40份稻秸秆粉,2~3份沼液,1~2份蔗糖,40~60份水混合发酵,接着加入稻秸秆粉质量0.5倍的正硅酸乙酯,搅拌混合,过滤,得预处理稻秸秆粉;
(3)按重量份数计,将20~30份酚醛树脂,20~30份稀释剂,3~5份改性添加剂,2~3份芒硝搅拌混合,得混合胶黏剂;
(4)按重量份数计,将20~30份预处理稻秸秆粉,15~26份混合胶黏剂,3~5份改性海泡石,4~6份植物精油,3~5份磷脂,2~3份油脂,2~3份蛋白粉,2~3份晶须,搅拌混合,注模,压制成型,即得复合防水型秸秆人造板。
步骤(3)所述酚醛树脂为酚醛树脂2122,酚醛树脂264或酚醛树脂219中任意一种。
步骤(3)所述稀释剂为丙酮,二甲苯或乙醇中的任意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瑞坦商贸有限公司,未经常州瑞坦商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813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