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线上交易特征的反欺诈模块决策融合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180559.X | 申请日: | 2019-03-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208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 发明(设计)人: | 王成;胡瑞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Q20/40 | 分类号: | G06Q20/40;G06K9/62 |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李庆 |
| 地址: | 2000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线上 交易 特征 欺诈 模块 决策 融合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线上交易特征的反欺诈模块决策融合方法,包括步骤:S1:根据具体场景设置若干反欺诈模块和特征数据;S2:根据特征数据将训练数据集划分为多个数据子集;S3:利用多个数据子集对各反欺诈模块进行训练;S4:分别计算各反欺诈模块的性能指标,根据性能指标调整各反欺诈模块的参数来提高各反欺诈模块的性能;S5:排列获得各反欺诈模块的全部逻辑组合方式,对各逻辑组合方式进行集成训练,获得集成模型;S6:利用集成模型判断当前交易是否为欺诈交易。本发明的一种基于线上交易特征的反欺诈模块决策融合方法,能够根据交易数据的特征自适应的产生对应的决策方案,并根据决策方案获得交易是否为欺诈的判断结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金融交易反欺诈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线上交易特征的反欺诈模块决策融合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金融领域逐渐将业务拓展至互联网金融方面。互联网金融由于其便捷性迅速得到大众的认可,但是由于互联网环境的复杂性,对于通过互联网交易的双方无法准确评估交易产生的欺诈风险,经常出现因身份盗用、设备丢失等情况导致的欺诈问题,因此针对互联网金融反欺诈工作尤为重要。
现阶段海量的互联网金融交易数据,使得基于机器学习的反欺诈方法成为目前主流研究方向。利用海量数据,从数据中提取有效特征,利用已标明标签的交易数据训练分类模型,利用训练好的分类模型可以有效的辨别交易是否为欺诈交易,同时对欺诈交易进行拦截。此类方法中,使用单一的机器学习检测模块,往往会存在对不同类型欺诈交易特征不敏感的问题,导致误报率和漏报率的提高。为缓解这个问题,通常会采用多模块集成的方式建立反欺诈检测系统。多模块集成方法利用互补性,弥补单一模块的不足之处,综合检测欺诈特征。同时,这种模块化的设计本身也提高了反欺诈系统的开发和维护效率。现有的多模块融合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种:
1)投票法:该类方法采用投票的方式,以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决定最终系统输出。各个模块给出判断,判断此时的交易是否为欺诈交易,系统根据各个模块输出的结果,取其中最多的情况为系统预测的最终结果。
2)赋予权重法:为每个模块赋予一定权重,系统根据权重决定最终输出结果。由于实际应用场景中,不同类型欺诈发生的频率不同,因此不能对各个模块赋予相同权重值。通过统计不同欺诈类型的占比,确定各个模块的权重值。或者设立预测函数b(x)为:其中wi为需要训练的权重,gi(x)表示所采用的假设模型;x表示特征子集;χ表示特征集合;目标函数为min(sqr(b(x)-y))的方式确定各个模块的权重;其中,y表示对应特征的标识。
以上的多模块组合策略应用便捷,但是存在以下问题:
1)系统决策方式单一,仅通过多个模块得出的预测结果按照投票法等方式决定最终结果,决策方式过于简单。
2)决策方案过于依赖模块之间的独立性,若模块之间独立性良好,则整个系统决策的准确率越高,相反则会影响系统的性能。
3)自适应能力差,仅能利用已训练好的方式判断是否为欺诈交易,无法根据不同交易数据的特征自适应的产生不同决策方案。
4)对不同类型欺诈交易不敏感,当欺诈场景出现新的欺诈类型时,反欺诈系统依然根据之前的决策方式加以判断,无法及时调整决策方案,对新的欺诈类型加以拦截。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系统决策方式单一,仅利用简单的组合策略进行集成,过分依赖模块之间的独立性,对不同类型欺诈交易不敏感,自适应能力差,无法根据交易数据特征选用不同的决策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线上交易特征的反欺诈模块决策融合方法,能够根据交易数据的特征自适应的产生对应的决策方案,并根据决策方案获得交易是否为欺诈的判断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8055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