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问询与指示方法及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180098.6 | 申请日: | 2019-03-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354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 发明(设计)人: | 杨文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文国 | 
| 主分类号: | H04W4/30 | 分类号: | H04W4/30;H04W4/024;H04W4/33;H04W4/021;H04W4/80;H04M1/725;G06F16/29;G06F16/33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岚智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24 | 代理人: | 郭智 | 
| 地址: | 067602 河北省承德市宽城***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答案信息 通过设备 通讯连接 捕获 无线电技术 获取设备 无线信号 信息编译 用户提供 指示服务 编译 解析 扫描 场景 智能 互联网 应用 | ||
一种问询与指示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未建立通讯连接的设备A与设备B,所述方法包括:通过设备A将获取到的用户当前问询信息编译为能被无线电技术扫描到的问询编码,使所述问询编码对预定范围内的设备B可见,通过设备B捕获预定范围内的问询编码,根据所述问询编码,获取设备B中与所述问询编码对应的答案信息,并将所述答案信息进行显示。通过一种应用于未建立通讯连接的设备A与设备B,通过对无线信号的编译及公开,信号的捕获及解析,以解决在无互联网、无GPS信号场景内,依然可以正常为用户提供快捷、高效、智能的问询与指示服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问询与指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问询与指示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智能手机广泛普及。硬件技术、系统、网络及应用程序的飞速发展,使智能手机成为其使用者名符其实的个人终端。所有交流通讯、认证支付、问询查询等应用功能向智能手机靠拢、整合成为必然趋势。智能手机即为所述问询与指示方法设备A中最常用的一种。
目前现有的导向与问询系统大体分为三类,基于固定标识牌产品的传统标识系统、基于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或其类似技术的导航系统、基于触控屏技术的查询机系统。
基于固定标识牌产品的传统标识系统是目前应用的主流。其优点是稳定可靠。缺点是对指引导向专业设计需求高、制作工艺存在污染性、内容更换成本高、指引导向信息固定且有限、无法主动提供来访者所需求信息及普遍利用率低下等。基于固定标识牌产品的传统标识系统目前应用最广,但其使用效率及性价比较低,急需新技术、新方向的补充与突破。
基于GPS或其类似技术的导航系统是目前户外道路指引导向主流。其优点是基于全球大数据支持,为使用者出行提供非常稳定及可靠的户外引导。其缺点在于没有成熟民用的高度定位技术导致无法精确区分楼层信息、室内或地下定位信号不稳定、无法即时确认使用者朝向等。因此其在复杂地形或建筑室内的场景下,无法为使用者提供有效实用的引导。
其它基于无线网络定位技术的导航系统,其优点类似于GPS导航系统并可解决高度定位问题。其缺点在于需大量铺设定位基站,投入成本高、辐射量大且精准度不高、需个人智能手机联网等,在复杂多变的建筑场所内实用性较低,无法大规模推广。
基于触控屏技术的查询机系统为新兴技术。其优点是信息容量大、可使用3D影像等高新技术与使用者智能互动、维护更新便利且环保等。其缺点在于设备成本高、内置数据库初次构架成本高、安装位置不能距地面过高且必须为显眼位置、不能主动为使用者提供问询与指示服务、使用者需对设备操作有一定熟悉程度、同一设备当有人使用时,其它使用者需排队等候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问询与指示方法,用于解决上述传统标识系统、基于GPS或其类似技术的导航系统、基于触控屏技术的查询机系统等因其自身条件所限的局限性,为复杂建筑场所来访者提定位更准确、更高效率的问询与指示服务。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问询与指示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未建立通讯连接的设备A与设备B,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设备A将获取到的用户当前问询信息编译为能被无线技术扫描到的问询编码,使所述问询编码对预定范围内的设备B可见;
通过设备B捕获预定范围内的问询编码;根据所述问询编码,获取设备B中与所述问询编码对应的答案信息,并将所述答案信息进行显示。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问询与指示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未建立通讯连接的设备A与设备B;
所述设备A包括:
信息编译单元,通过设备A将获取到的用户当前问询信息编译为能被无线技术扫描到的问询编码,通过蓝牙或热点使所述问询编码对预定范围内的设备B可见;
所述设备B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文国,未经杨文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800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