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新风型地埋管溶液除湿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79683.4 | 申请日: | 2019-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806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王亮;陆敏博;浦春林;宋翠翠;何国青;陈芳;王新庆;赵文杰;周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悉地(苏州)勘察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3/14 | 分类号: | F24F3/14;F24F13/30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93 | 代理人: | 杜丹盛 |
地址: | 21512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换热盘管 除湿器 室内腔 再生器 连通 溶液除湿系统 地埋管 回风口 排风口 新风 地埋 水泵 水管 除湿溶液 建设成本 排风管路 运行成本 接地 出水端 除湿量 储液箱 风管路 连接排 输入端 引出端 引入端 除湿 耗能 内腔 热泵 外接 再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新风型地埋管溶液除湿系统,其除湿量大,热泵耗能小,且无需再生新风,降低了建设成本和运行成本。其包括除湿器、再生器、储液箱,所述除湿器具体为采用除湿溶液进行除湿的除湿器,所述除湿器的第一回风口连通室内腔体,所述除湿器的上部第一排风口连通室内腔体,所述再生器的第二回风口连通室内腔体,所述再生器的上部第二排风口连接排风管路的入口,所述排风管路的内腔的至少一段长度内设置有换热盘管,所述换热盘管的引入端通过水管外接输入水泵,所述换热盘管的引出端通过水管外接地埋换热盘管,所述地埋换热盘管的出水端连接所述输入水泵的输入端,所述地埋换热盘管埋装于地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除湿系统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无新风型地埋管溶液除湿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除湿系统,尤其是地下工程的除湿系统,均需要布置新风管网,在实际布置的时候,还需要热泵来承担制冷量,导致现有的地下工程的除湿系统的热泵需要布置大功率压缩机,使得整个除湿系统的建设成本高,且在实际使用时,整个系统的耗能大,不利于节能环保。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新风型地埋管溶液除湿系统,其除湿量大,热泵耗能小,且无需再生新风,降低了建设成本和运行成本。
一种无新风型地埋管溶液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除湿器、再生器、储液箱,所述除湿器具体为采用除湿溶液进行除湿的除湿器,所述除湿器的第一回风口连通室内腔体,所述除湿器的上部第一排风口连通室内腔体,所述再生器的第二回风口连通室内腔体,所述再生器的上部第二排风口连接排风管路的入口,所述排风管路的内腔的至少一段长度内设置有换热盘管,所述换热盘管的引入端通过水管外接输入水泵,所述换热盘管的引出端通过水管外接地埋换热盘管,所述地埋换热盘管的出水端连接所述输入水泵的输入端,所述地埋换热盘管埋装于地底,所述除湿器的第一出液口连接所述储液箱的进液口,所述储液箱的出液口的第一出液管路顺次经过第一热回收结构的第一盘管、冷凝器的第一冷凝管后连接所述再生器第二进液口,所述再生器的第二出液口连通第二出液管路的入口,所述第二出液管路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热回收结构内的第二盘管、第二热回收盘管,所述第二热回收盘管位于所述排风管路的末端内腔布置,所述第二出液管路的末端连接所述除湿器的第一进液口,所述排风管路内还布置有蒸发器,所述蒸发器的管路两端分别外露于所述排风管路,所述蒸发器的管路出口端连接压缩机入口,所述压缩机的出口连接冷凝器的第二冷凝管的入口,所述第二冷凝管的出口连接所述膨胀阀后连接所述蒸发器的管路入口,所述冷凝器、压缩机、膨胀阀、蒸发器及其对应的管路组合形成热泵,所述热泵内设置有对应的制冷剂,所述排风管路对应于所述蒸发器的下游位置设置有接水盘,所述接水盘通过外接管路连接排水管,所述排水管将接水盘内的水排出整个室内空间。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
所述除湿器具体包括上层除湿溶液进口箱、下层除湿溶液收集箱,所述上层除湿溶液进口箱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进液口,所述上层除湿溶液进口箱、下层除湿溶液收集箱之间设置有第一进风区域,所述第一进风区域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回风口,所述上层除湿溶液进口箱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排风口,所述下层除湿溶液收集箱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出液口;
所述再生器具体包括上层溶液箱、下层溶液箱,所述上层溶液箱的顶部设置有第二进液口,所述上层溶液箱、下层溶液箱之间设置有第二进风区域,所述第二进风区域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回风口,所述上层溶液箱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排风口,所述下层溶液箱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出液口;
所述除湿器、再生器所布置的位置间隔一定空间距离;
所述第一热回收机构内的第一盘管、第二盘管封闭于壳体内,所述第一盘管、第二盘管之间相互盘绕充分接触,确保换热充分;
所述冷凝器内的第一冷凝管、第二冷凝管之间相互盘绕充分接触,确保换热充分;
所述除湿溶液包括但不限于为溴化锂、氯化锂、氯化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悉地(苏州)勘察设计顾问有限公司,未经悉地(苏州)勘察设计顾问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7968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变频多联辐射供暖制冷空调系统及运行方法
- 下一篇:除湿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