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单环刺螠的暂养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178673.9 | 申请日: | 2019-03-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574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 发明(设计)人: | 张玉满;王吉桥;张绍臣;许丽;张杨;孙俭;姚恩长;丛园园;符景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每日农业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K61/40 | 分类号: | A01K61/4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24212 辽宁省盘锦***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暂养 单环 水产养殖技术 养殖成活率 分阶段 采捕 饲养 分类 | ||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单环刺螠的暂养方法,通过暂养阶段实现将单环刺螠分类再进行分阶段饲养,同时克服了暂养后采捕难的问题,提高了养殖成活率和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单环刺螠的暂养方法。
背景技术
单环刺螠俗称海肠,单环刺螠浑身是宝,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药用价值和研究价值,被称为“裸体海参”。单环刺螠除具有营养和药用价值之外,还具有无可替代的消除污染,尤其是硫污染的生态修复作用。
水产养殖动物在不同发育阶段对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和要求不同,为提高养殖成活率和效益,常根据养殖动物的规格即发育特点及各阶段的生理和生态要求,采用不同的养殖方式进行分阶段饲养,如幼体培育、稚、幼鱼(虾、蟹和贝类等)饲养和食用阶段饲养等。将纤小的单环刺螠直接放入池塘养成食用单环刺螠,往往成活率和效益较低,准确密度难以掌握,盲目性很大,因此,单环刺螠的养殖也应分为几个不同阶段。我国单环刺螠的养殖刚刚起步,技术尚不成熟,仅有人工育苗和成体养殖(滩涂放流)两个阶段,养殖的盲目性和经验性很大,效益十分不稳定。
根据规格大小和生理发育阶段不同的分阶段饲养常需将养殖动物捕出,按规格分选移至不同水体养殖。单环刺螠为深潜洞穴生物,生活在自己建造的U型洞穴中,即两个垂直竖井在30和60cm深处形成的水平洞穴中。目前,采捕单环刺螠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手工挖捕(成体)或吸捕(幼螠);二是利用机械泵吸来采捕。前种方法劳动成本高,难以全部捕出,采捕效率低;后种方法单环刺螠损伤大,可能污染环境。采捕难制约了单环刺螠的暂养和分级饲养。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单环刺螠暂养方法,克服了采捕难的问题,解决了根据规格大小和生理发育阶段不同进行分阶段饲养的需求。
本发明的一种单环刺螠暂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暂养容器的规格为长60cm×高45cm×宽35cm的筐体,筐体上布满孔缝,筐体内覆以40目塑料网,筐中装40-45cm深的池泥,放入海蜇与对虾、菲律宾蛤仔、虾虎鱼耦合养殖池塘中,距离池塘岸边2-3cm处;
2)将单环刺螠幼螠放入暂养容器中;
3)暂养期间池塘水温在19.1℃-30.6℃之间,池塘盐度在20.9-29.8之间,池塘水的亚硝酸盐含量在0.01mg/L-0.70mg/L之间,池塘中水总有机碳含量变化在10mg/L-15mg/L之间,浮游植物的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之和为4.49;
4)在海蜇与对虾、菲律宾蛤仔、虾虎鱼耦合养殖池塘中进行投喂饲料,不单独投喂单环刺螠;
5)暂养30-40天以后,从池塘中取出暂养容器,可根据规格大小将单环刺螠分类进行下一阶段的饲养。
凡是无毒、价廉、强度适宜、操作方便的容器均可用于单环刺螠的暂养容器,如塑料或金属容器均可用于此。但是,在用容器暂养单环刺螠时,应注意以下:
养殖容器应向便于机械化或小型化生产方向发展。制约容器填充移动养殖单环刺螠的主要因素是劳动强度大和人力成本高。应选用强度适中,便于机械提升的容器或方法,如柔性网袋等。为便于秋捕单环刺螠,养殖中间用机械提升或松动养殖容器很有必要。
本发明的单环刺螠暂养方法成活率高,采捕方便,养殖效益稳定。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商购单环刺螠幼螠1100头,体质量为0.55g/头,幼螠体长1.3-3.4cm。暂养容器为长60cm×高45cm×宽35cm的塑料筐。筐内覆以40目塑料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每日农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辽宁每日农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7867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