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检测食品中丙烯酰胺和双酚A的拉曼基底及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78115.2 | 申请日: | 2019-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992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4 |
发明(设计)人: | 吴龙;陈翊平;祝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工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65 | 分类号: | G01N21/65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1 | 代理人: | 郭桂峰 |
地址: | 430068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样品区 丙烯酰胺 溶液通道 食品样品 检测区 检测 纳米复合物 基底本体 基底溶液 双酚A 滴加 基底 纤维素滤纸 分离检测 化学测试 基体材料 灵敏检测 流向检测 检出限 双酚 无损 连通 应用 分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食品中丙烯酰胺和双酚A的拉曼基底及检测方法,涉及化学测试分析技术领域。在拉曼基底本体上设有检测区与样品区,在检测区上滴加有拉曼基底溶液,拉曼基底溶液干燥后形成SiO2/Ag纳米复合物;样品区用于滴加待测食品样品溶液;拉曼基底本体的基体材料为纤维素滤纸;检测区与样品区通过溶液通道连通,溶液通道用于分离检测区与样品区、且待测食品样品溶液通过溶液通道从样品区流向检测区,使得待测食品样品溶液与SiO2/Ag纳米复合物相接触。本发明提供的利用SERS技术灵敏检测食品中丙烯酰胺和双酚A的方法,不仅具有稳定、高效、快速及检出限低和样品无损等特点;且方法操作简便易行、成本低,有利于实际推广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食品中丙烯酰胺和双酚A的拉曼基底及检测方法,涉及化学测试分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丙烯酰胺(Acrylamide,ACR)是一种小分子化合物,不易挥发,无气味,易溶于水、乙醇、丙酮等极性水份,能在食品加工和包装过程中带来食品安全风险的常见有害物质。它们在食物中微量存在,而往往被人们忽略,但长期被食用,也会带来疾病风险。其主要来源是食物加工过程中美拉德反应产生,尤其是油炸、烧烤以及烘焙的淀粉类食品中含量较高。
2002年4月,瑞典国家食品管理局和斯德哥尔摩大学研究人员发现其在油炸和烘烤的淀粉类食品中大量存在,因其可与动物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发生加成反应,导致遗传物质损伤和基因突变,从而具有神经毒性、遗传毒性、生殖发育毒性和潜在致癌性而引起国际上广泛关注。
目前对于丙烯酰胺的检测方法主要是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气相色谱-质谱法、分光光度法和免疫方法等,这些方法存在操作复杂、仪器昂贵、检测周期长、不利于实现丙烯酰胺的快速检测。
SERS技术除了具有高效快速、操作简单、检测灵敏等优点,还具备测试条件温和、无损检测、影响因素小优点,能够为待测物提供超灵敏的散射光谱结果,因而被广泛的用于生物化学和生命科学领域。在所有金属中,金和银是最常见的SERS增强基底,其中纳米银材料是目前公认的最好的拉曼增强材料,有研究结果表明,Ag NPS的粒径范围在30~100nm对拉曼散射有最佳的增强效果。因此基于Ag NPs在SERS技术对食品分析的研究具有很大优势。
论文《银-二氧化硅纳米复合物的合成及其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中的应用》里公开了利用核壳型的Ag-SiO2纳米复合物溶液对丙烯酰胺进行SERS检测和利用负载型Ag-SiO2纳米复合物溶液对双酚A进行SERS检测。
其制备所得的Ag-SiO2纳米复合物溶液为液体形式存在,在进行检测时,需将待测食品样品溶液与Ag-SiO2纳米复合物溶液进行混合,然后需要等待液体干燥(必要时还需要烘干)之后,达到一定的孵育时间才能进行检测,导致等待检测的时间长。
而未使用完的Ag-SiO2纳米复合物溶液在保存时需将其放置于4℃冰箱中进行保存,在其保存过程中,溶液中的Ag-SiO2容易聚集在一起,待下次使用时,会降低其检测性能,导致检测出的浓度精确度下降,稳定性差。
使用该方法检测丙烯酰胺与双酚A时还需分别制备核壳型的Ag-SiO2纳米复合物溶液和负载型Ag-SiO2纳米复合物溶液,使检测程序复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检测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检测食品中丙烯酰胺和双酚A的拉曼基底及检测方法,该基底具有便携、易于保存、灵敏、高效、快速及检出限低和样品无损等特点;且方法操作简便易行、成本低,有利于实际推广和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工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未经湖北工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781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