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造血管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177069.4 | 申请日: | 2019-03-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932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 发明(设计)人: | 孟国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孟国伟 |
| 主分类号: | A61F2/06 | 分类号: | A61F2/06;A61B17/12 |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6 | 代理人: | 陈思聪 |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天***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造 血管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造血管,属于医疗器材技术领域,包括外层血管,所述外层血管内嵌套设置有内层血管,外层血管内壁设有与内层血管相连的连接处,连接处与内层血管的一端或中间相连;本发明通过在外层血管内嵌套与其内壁相连的内层血管,在连接人工血管时将外层血管相连,内层血管长度大于用于吻合的外层血管的长度,即内层血管的长度超越吻合口;当血液流经内层血管时,血流压力使内层血管贴向吻合口,对吻合口及缝合针眼起到封闭、隔离、压迫作用,从而达到防止吻合口及缝合针眼出血的效果,使用时更安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材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人造血管。
背景技术
人造血管是血管外科及心脏外科常用的血管替换或修复材料。目前的人造血管在进行替换时,如果血管有夹层,或血管壁出现严重硬化、钙化等病变,吻合口及缝合针眼常常严重出血,以往采用加针缝合、血管外面压迫、止血材料、止血药物或血液制品等措施止血,止血效果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造血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人造血管,包括外层血管,所述外层血管内嵌套设置有内层血管,外层血管内壁设有与内层血管相连的连接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连接处与内层血管的一端相连。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内层血管的长度大于用于吻合的外层血管的长度,即内层血管长度超越吻合口。
作为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内层血管的直径小于外层血管的直径,内层血管外径约等于外层血管内径。
作为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外层血管材质为生物相容性材料。
作为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内层血管材质为生物相容性材料。
作为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生物相容性材料包括聚氨酯。
作为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连接处与内层血管的中间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外层血管内嵌套与其内壁相连的内层血管,在连接人工血管时将外层血管相连,内层血管长度超越吻合口,当血液流经内层血管时,血流压力使内层血管贴向吻合口,对吻合口及缝合针眼起到封闭、隔离、压迫作用,从而达到防止吻合口及缝合针眼出血的效果,使用时更安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人造血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人造血管吻合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人造血管吻合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人造血管吻合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人造血管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层血管、2-内层血管、3-连接处。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间”、“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孟国伟,未经孟国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7706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