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蝎养殖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76758.3 | 申请日: | 2019-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300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0 |
发明(设计)人: | 许庆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庆凯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史明罡 |
地址: | 061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蝎 体内 养殖装置 开口 腔体 板体 蜕皮 并排设置 存活率 进入腔 开口处 倒土 封堵 封严 钻入 成活率 劳动 繁殖 养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蝎养殖装置,涉及全蝎养殖技术领域,全蝎养殖装置包括板体,板体内并排设置有多个腔体,各个腔体的两端均设有封堵部,板体上设有多个开口、且开口与腔体一一对应,开口用于向腔体内灌入土或沙,土或沙与开口之间形成供蝎子进入腔体内的缝隙。如此设置,蝎子会由缝隙钻入腔体内的土或沙中,并倒土将开口处的缝隙封严,避免其它全蝎再进入该腔体内,则实现了繁殖或蜕皮的全蝎与不产不蜕的全蝎的分离,避免了全蝎的残杀,提高了全蝎的存活率;无需人工分离,不会耗费劳动力和劳动时间,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全蝎群脱或群产时相互残杀、成活率低,人工分离劳动强度大、劳动时间长、占地面积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全蝎养殖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全蝎养殖装置。
背景技术
全蝎,又名钳蝎、全虫、蝎子,全蝎具有息风镇痉、通络止痛、解毒散结的功效,主治小儿惊风、痉挛抽搐、破伤作风、风湿顽痹、偏正头痛、牙痛、耳聋、疝气腹痛、虫蛇咬伤、烧烫伤等,因此全蝎的经济价值很高,其养殖过程也越来越受重视。
在恒温高密度养殖或常温农田养殖的情况下,全蝎都是群体养殖,即在较小的空间内有高密度的蝎子,而蝎子在蜕皮时会产生一种特殊的气味会吸引其它的全蝎来残食自己;并且母蝎子在繁殖出小蝎子后,小蝎子易被其它的全蝎残食和干扰,不能上到母蝎子的背上继续吸收营养,小蝎子容易死亡。因此需要蜕皮或繁殖的蝎子会成为其它蝎子的攻击对象,饲养盒内会出现全蝎相互残杀的情况,故处于蜕皮或繁殖状态的全蝎很容易死亡,使全蝎的成活率降低;若是将蜕皮或繁殖的蝎子与不产不蜕的蝎子分离,就需要人工将这些蝎子一个个放入蜕皮器或专用容器中,如此一来,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增大,养殖蝎子的占地面积也增大。
因此,如何解决现有技术中全蝎群脱或群产时相互残杀、成活率低,人工分离劳动强度大、劳动时间长、占地面积大的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蝎养殖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全蝎群脱或群产时相互残杀、成活率低,人工分离劳动强度大、劳动时间长、占地面积大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蝎养殖装置,包括板体,所述板体内并排设置有多个腔体,各个所述腔体的两端均设有封堵部,所述板体上设有多个开口、且所述开口与所述腔体一一对应,所述开口用于向所述腔体内灌入土或沙,所述土或沙与所述开口之间形成供蝎子进入所述腔体内的缝隙。
优选地,所述开口的边缘设有用于防止蝎子将所述土或沙由所述开口倒出的凸起结构。
优选地,所述板体上设有多个过渡腔,所述过渡腔与所述腔体一一对应且相连通,所述过渡腔的侧壁上设有供蝎子进入的入口。
优选地,所述封堵部的高度小于所述腔体的高度,所述开口设置在所述封堵部的上端,所述入口设置在所述过渡腔的与所述开口相对的侧壁上。
优选地,所述入口的下端高于所述开口的上端。
优选地,所述板体为扣板或中空板或阳光板。
优选地,所述土为干的沙壤土。
优选地,所述腔体的长度为10-40cm,所述开口的高度为0.7-3cm,宽度为0.7-1.5cm。
优选地,还包括用于收集已繁殖或已蜕皮或不产不蜕的全蝎的收集装置。
优选地,所述收集装置包括为全蝎提供生活环境的盒体以及一端通向所述盒体的底部的斜槽,所述斜槽的另一端与所述板体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庆凯,未经许庆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7675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调节养殖高度的搁板及其养殖方法
- 下一篇:桑蚕养殖系统的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