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奥氏体不锈钢金属粉末注射成型零部件热处理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175183.3 | 申请日: | 2019-03-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022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 发明(设计)人: | 吴小伟;宋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双创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F3/24 | 分类号: | B22F3/24;C21D1/74;C21D1/18;C21D1/613 |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汤春微 |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成型零部件 奥氏体不锈钢 热处理 金属粉末注射 氮气 热处理工艺 快速冷却 不锈钢 保温 冷却 零部件 热处理技术领域 淬火处理 氮气分压 固溶处理 回火处理 加热升温 烧结 无磁性 固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奥氏体不锈钢金属粉末注射成型零部件热处理工艺,涉及奥氏体不锈钢热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将烧结后的不锈钢成型零部件进行加热升温,升温到1050℃‑1200℃,然后将升温后的不锈钢成型零部件进行固溶处理,在80kpa氮气分压下固溶,热处理温度为1050℃‑1200℃,处理总时间为2‑8h,其中保温时间为2h,然后进行淬火处理,通过氮气快速冷却,冷却速率为6000℃/h,降温到180℃‑380℃,然后进行回火处理,热处理温度为180℃‑380℃,处理总时间为6‑24h,其中保温时间为3h,最后通过氮气快速冷却处理,冷却速率为6000℃/h,本发明具有工艺合理、热处理后的零部件理论密度可达98%、制得的零部件保持无磁性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奥氏体不锈钢热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奥氏体不锈钢金属粉末注射成型零部件热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镍元素因为具有优异的耐腐蚀、防锈、抗氧化的能力,在高温和恶劣的工作环境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随着更多深入的研究,它的一些负面影响也就逐渐复现出来。比如由于接触金属镍引起的过敏已经在工业化国家越来越多的关注,如果和镍元素有重复或连续性的接触,约10-15%的女性和2-5%男性有经历过镍过敏之苦,含有的镍元素部件由于腐蚀溶出除了对人体产生过敏反应外,还存在致畸、致癌的危害性,医用无镍不锈钢的研究和开发将会避免镍的危害,大大提高生物植入材料的长期使用安全性。镍是从镍的涂层(电镀、真空蒸镀、溅镀)转移,常见的产品有眼镜框架或是镍合金高的硬币、手镯或是来自奥氏体铬镍不锈钢。防止镍过敏的话题一起了极大的关注,因此这样的限制镍含量的镍指令,手术刀(限0.05%)作为身体刺穿部位,来限制产品的镍释放量。在当前被广泛应用的医用奥氏体不锈钢中,镍是一种重要的合金化元素,它的主要作用是使不锈钢形成稳定的奥氏体结构,从而改善不锈钢的耐腐蚀性、可塑性、可焊接性和韧性等性能,稳定的奥氏体结构还可以使不锈钢具备无磁性,医用316L和317L奥氏体不锈钢中的镍含量要求在10%-14%,医用304L不锈钢中的镍含量也在8%-10%。但是,镍又是一种潜在的致敏因子,大量的临床表现已经证明,镍及其化合物会对人类产生危害,其中最常见的损害是镍接触性皮炎,发病率较高,过敏性强者会发生湿疹。因此,巴斯夫商业开发出Catamold产品Panacea(X150rMnMoN17-11-3)的金属注射成型专用喂料,它是一种低镍高氮的预合金铁素体钢粉末,在烧结或在烧结后的固溶退火工艺中与以氮化处理而获得,从而确保它仍然保持不锈钢其优异的抗腐蚀性、抗侵蚀性和耐磨性,即使已经大幅度地降低了镍元素的含量。更应引起人们警惕的是:镍离子在生物体内富集还可能诱发毒性效应,发生细胞破坏和发炎反应,对生物体有致畸、致癌的危害性,而含镍医用金属材料植入人体后,由于不可避免的腐蚀、磨损,镍离子等金属离子会释放到临近组织,易诱发过敏、感染等组织反应,特别是对镍过敏的患者尤为严重。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The Lancet)曾经有报道指出,不锈钢心血管支架中镍、铬和钼等金属离子释放引起的过敏反应可能是心血管支架再狭窄的间接原因之一。
用传统的冷壁真空批次炉,能够烧结出完全奥氏体微观结构和烧结密度为理论值的95%以上的金属注射成型零部件,在给定烧结温度下,因为面心立方相(奥氏体)的扩散系数要比高体心立方相(铁素体)低约两个幂数量级,全奥氏体相的零部件的进一步致密化相对更加困难,需要更长的烧结周期和更高的烧结温度,为了获得更高的烧结密度,却需要以损失烧结体中的氮含量为代价,为了提高其烧结密度,需要将保温温度升高到1270℃,增加了烧结工程中熔化的机率,由于真空批次炉烧结的冷却过程中,冷却速率不够快,导致大量氮化物的析出,降低了工件的机械性能和零部件的抗腐蚀能力,特别是氮化物偏析在晶界周围,使得延伸率明显降低,在烧结后的正常真空炉内冷却,一但出现氮化铬(Cr2N)此沉淀物,铬的防锈能力就消失,不锈钢的铬因和氮结合失去防锈能力。低镍高氮奥氏体不锈钢的金属粉末注射零部件在真空批次炉烧结后,其烧结密度只有95%,氮含量偏低只有0.55%-0.65%,而且分布不均匀,很多以氮化物的颗粒析出,并且聚集在晶界附近,另外冷却速度缓慢而带有磁性,不能满足客户无磁性的应用要求。
故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有现实意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双创时代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双创时代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751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