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避障系统及避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74196.9 | 申请日: | 2019-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285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发明(设计)人: | 王驰;张苏园;王子涵;费凯成;罗浩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康尼智控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1/02 | 分类号: | G05D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避障模块 避障 人机交互单元 避障系统 控制中心 传感器 构建 驱动器 传感器信息融合 空间位置信息 系统运行信息 用户交互功能 传感器接口 传感器模块 控制驱动器 模块化设计 收集传感器 电源模块 调整系统 局部地图 空间建模 路径规划 平台空间 通讯电路 通用性强 稳定性强 信息变化 形成系统 运动状态 动力轮 拓展 电池 发送 反馈 融合 | ||
1.一种避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轮、动力轮驱动器、传感器模块、避障模块、人机交互单元和电池,上述各部件安装在避障系统的设备平台上;
所述避障模块包括传感器接口、通讯电路、电源模块和控制中心,避障模块用于收集传感器信息,形成系统所处的空间位置信息,并根据各个传感器的信息变化,计算得出系统当前的运动状态,通过控制中心控制动力轮驱动器,进行避障的操作;
所述避障模块将系统实时运行信息发送至人机交互单元,使用者根据人机交互单元反馈的运行信息来调整系统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模块包括主要避障传感器和扩展避障传感器;所述主要避障传感器为激光雷达传感器和/或超声波传感器;所述扩展避障传感器包括红外传感器、视觉传感器、碰撞传感器、姿态传感器、扩展编码器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障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向机构和转向驱动器;所述控制中心根据传感器信息和用户指令,通过动力轮驱动器控制动力轮,通过转向驱动器转向机构,实现避障操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机交互单元的反馈方式为声音、灯光指示、屏幕指示、远程终端显示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障系统,其特征在于:使用者通过所述人机交互单元对避障系统进行控制,控制的方式为按键、摇杆、触摸、无线遥控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避障模块还包括电量检测单元。
7.一种利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避障系统实现避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内容:
(1)传感器模块实时获取环境信息,通过通讯电路传输至控制中心,控制中心对传感器数据进行融合,输出标准格式的环境信息;
(2)局部地图构建:使用多传感器融合获得实时地图信息之后,结合里程计,系统将带有时间,位置信息的新的多幅地图,通过坐标变换的方式结合为一幅新的局部地图,并对新地图进行特征分析,控制中心将局部地图信息输出。
(3)根据平台尺寸进行空间建模:控制中心结合用户给定的运动信息和用户设置的相关信息,构建出避障平台的空间模型,包括计算平台的最小转向距离、最小换向宽度。
(4)路径规划:用户给定运动方向、速度信息,控制中心结合局部地图的特征对于即将可能发生的平台运动情况进行修正,输出相应的组合运动指令,从而进行路径规划。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避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模块包括激光雷达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红外传感器、视觉传感器、姿态传感器,碰撞传感器和扩展编码器,其中,姿态传感器,碰撞传感器和扩展编码器传感器为高优先级传感器,用于处理避障系统紧急情况;超声波传感器,红外传感器和视觉传感器为低优先级传感器,用于提供当前环境的障碍物距离、类别,以实现实时地图构建和地图信息修正。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避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紧急情况分为四种优先级;其中,第一优先级的紧急情况为严重的系统错误,包括传感器信息全部错误或异常丢失、姿态传感器检测到平台翻倒、碰撞传感器检测发生碰撞,以及扩展编码器检测到速度超出极限;第二优先级的紧急情况为影响系统运行的错误,包括传感器信息错误或异常丢失、传感器检测到距离小于极限、姿态传感器检测到发生危险姿态变化、外部电源断开和参数配置超出范围;第三优先级的紧急情况为影响系统稳定精准运行的错误,包括次要传感器信息错误或异常丢失,以及参数配置为无输出;第四优先级的紧急情况为检测到干扰系统运行的因素。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避障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参数的输入设置和信息的输出设置,具体包括用户对系统相关的参数设置、输出模式的选择、交互模式的选择和系统状态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康尼智控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康尼智控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7419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