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泥细度检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172879.0 | 申请日: | 2019-03-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136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 发明(设计)人: | 付学超;吕春辉;许正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付学超 |
| 主分类号: | G01N15/02 | 分类号: | G01N15/02;G01N5/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61100 河北省沧州市黄***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泥 检测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泥细度检测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操作平台,并且操作平台的中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操作平台的顶部且位于安装槽的顶部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内部设置有负压筛,所述操作平台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U型连接件,本发明涉及水泥细度检测设备技术领域。该水泥细度检测装置通过箱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操作平台,并且操作平台的中部开设有安装槽,操作平台的顶部且位于安装槽的顶部开设有放置槽,放置槽的内部设置有负压筛,操作平台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U型连接件,可以实现在设备运行时自动敲击盖板,避免水泥粉粘附在盖板底部,无需人工观察和敲击,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泥细度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泥细度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水泥细度就是水泥的分散度,也就是水泥颗粒的粗细程度,水泥细度有筛余百分数、比表面积、颗粒平均直径和颗粒级配等表示方法,筛余百分数是指水泥在一定孔径的筛子上的筛余质量占水泥总质量的百分数,在水泥企业中习惯上称为水泥细度,在水泥国家标准中,水泥的细度用80微米方孔筛的筛余百分数表示,比表面积简称比面积,它是指单位质量水泥所含颗粒的总表面积,单位为cm2/g或m/kg,因为水泥颗粒愈细,比表面积也愈大,所以比面积也能准确地反映水泥颗粒的粗细程度,颗粒级配也称为颗粒组成,表示水泥中不同粒径颗粒的质量百分数,能反映水泥的真实细度,在研究、生产高强、快硬等品种水泥和合理控制磨机操作,提高粉磨效率,改进水泥质量时,测定水泥的颗粒级配是十分必要的。
现有技术中水泥细度的检测方式一般有筛析法、透气法和颗粒级配测定方法三种,筛析法就是测定水泥筛余百分数,根据测定方式不同又分为水筛法和干筛法,干筛法又分为手工干筛法和负压筛法,透气法是测定水泥的比表面积,它是根据常压下空气透过定厚度的水泥层所受的阻力来测定水泥的比表面积,水泥颗粒级配的测定方法则有沉降分析法、空气离析法、库尔特计数法和激光衍射法等,一般使用较多的为筛析法。
现有技术中使用筛析法对水泥细度进行检测时需要借助水泥负压筛析仪,水泥负压筛析仪在使用过程中置于负压筛内的水泥在气嘴的吹动作用下常常粘附在负压筛的盖体内表面,需要操作人员在运行过程中不断敲击盖体,若由于疏忽或者敲击不到位,负压筛盖体内表面粘附过多水泥粉末则造成检测失败,需要重新进行,负压筛与筛座之间和盖体与负压筛之间的密封性缺乏有效保证,易造成负压系统不稳定,影响检测结果。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泥细度检测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水泥细度检测过程中易因水泥附着于盖体内表面导致检测失败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水泥细度检测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操作平台,并且操作平台的中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操作平台的顶部且位于安装槽的顶部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内部设置有负压筛,所述操作平台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U型连接件,并且第一U型连接件内壁的正面与背面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活动销,所述活动销的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板,并且第一连接板远离活动销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盖,并且顶盖内壁的两侧之间转动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凸轮,所述盖板的顶部的两侧且位于顶盖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板相对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板,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板相对的一侧之间且位于第一限位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与第二限位板的表面均开设有通孔,并且两个通孔的内部之间活动连接有竖杆,所述竖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U型连接件,所述竖杆的表面且位于第一限位板的顶部与第二U型连接件的底部之间套设有弹簧,所述第二U型连接件内壁的两侧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活动销,并且第二活动销的表面转动连接有活动轮,所述活动轮的顶部与凸轮的底部相接触。
优选的,所述竖杆表面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外螺纹,并且竖杆表面的底部螺纹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内壁设置有与第一外螺纹相适配的第一内螺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付学超,未经付学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728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