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甲醇燃料电池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72797.6 | 申请日: | 2019-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731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钊妍;王加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肇庆市华师大光电产业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1M4/88 | 分类号: | H01M4/88;H01M4/92;H01M8/1011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尚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22 | 代理人: | 杨秀伟 |
地址: | 526060 广东省肇庆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甲醇 燃料电池 催化剂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甲醇燃料电池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通过水热反应制备得到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IL‑125,利用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IL‑125高温碳化后得到的二氧化钛‑碳复合材料作为碳载体,浸入到氯铂酸溶液中,超声分散,将氯铂酸用氢气还原得到二氧化钛‑碳复合材料负载Pt金属催化剂。在上述制备催化剂过程中保留了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IL‑125的形貌,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孔隙率,保证了反应物的快速扩散和良好的导电性以及较高催化活性,降低了甲醇燃料电池催化剂的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甲醇燃料电池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属材料化学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石油、煤、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不断使用,环境污染、能源危机日益严重,使用和开发绿色、高效的可再生能源越来越成为研究关注的重点。燃料电池由于其能量转换效率高、安静、可靠性高、环境友好等特点,成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绿色能源。它使用氢气、甲醇以及天然气等作为燃料,用空气或纯氧作为氧化剂,分别在电池的阴阳两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从而可以连续不断的为外接负载提供电能。燃料电池的应用非常广泛,既可作为固定式发电站,向外输出电能,供用户使用,也可以作为便携式小型电源,应用在手机、手表等电子产品。众所周知,电催化剂是燃料电池的核心所在,也是限制燃料电池实现其商业化的关键所在。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由于使用贵金属Pt作为催化剂材料,造成了燃料电池的成本较高,这使得其难以被广泛地推广应用。
为了实现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大规模应用,大量的工作都集中在研制经济、有效的电催化剂。在低Pt或无Pt催化剂中,已经开发出包括铂基合金、硫化物、过渡金属大环化合物、,过渡金属氧化物等多种催化剂类型。为了催化剂的固定,并进一步提高催化性能,碳基材料由于其高导电性、高稳定性,及比表面积大的特性,被普遍用来作为催化剂载体,例如炭黑、碳纳米管、纳米纤维和碳球。而为了进一步提高催化剂的活性、稳定性和寿命,研究人员一直在寻找新的载体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在甲醇燃料电池催化剂材料负载率低,产出低等缺点,提供一种工艺简单、性能优良的甲醇燃料电池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利用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IL-125碳化后作为碳载体,同时引入二氧化钛,进而将金属Pt颗粒负载在碳化后的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IL-125上形成甲醇燃料电池催化剂。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甲醇燃料电池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IL-125:
量取N,N-二甲基甲酰胺20~50mL,甲醇5~10mL,混合均匀,取苯二甲酸2~5g溶于混合溶剂中,超声30~60分钟,加入钛酸四丁酯5~10mL,超声30~60分钟,随后将混合溶液置于聚四氟乙烯内衬的反应釜中在120~150℃反应24~48h。反应完成后随炉冷却至室温,离心收集产物,并用去离子水反复洗涤三次,最后将洗涤好的产物放入真空干燥箱中50~80℃干燥12~24h,即得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IL-125。
(2)制备二氧化钛-碳复合材料:
取步骤(1)中制备的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IL-1251~2g,将其置于管式炉中,在氩气气氛下以1~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500~800℃,升温完成后保温1~3h,之后随炉冷却,得到二氧化钛-碳复合材料。
(3)制备二氧化钛-碳复合材料负载Pt金属催化剂:
将步骤(2)制得的二氧化钛-碳复合材料0.1~0.2g浸入到氯铂酸溶液中,所述氯铂酸溶液的浓度为0.1~0.5mol/L,超声分散30~60min后,在室温下晾干,然后将氯铂酸用氢气还原得到二氧化钛-碳复合材料负载Pt金属催化剂,氢气还原工艺为:在管式炉中通入氩气,升温至100~300℃后通入氢气,氢气流速为100~200mL/min,保持10~30min,随后关闭氢气,在氩气条件下随炉冷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肇庆市华师大光电产业研究院,未经肇庆市华师大光电产业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727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