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封装薄膜锂电池的三明治结构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72512.9 | 申请日: | 2019-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604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李珪;李欢乐;王茜 | 申请(专利权)人: | 拓米(成都)应用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02 | 分类号: | H01M2/02;H01M10/0525;H01M10/058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钱成岑;管高峰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薄膜 封装薄膜 锂电池 聚对二甲苯 三明治结构 复合薄膜 第一层 沉积 制备 六甲基硅氧烷 第三层 致密 高分子薄膜 聚合物结构 苯环结构 刚性结构 水分能力 线型结构 | ||
1.一种用于封装薄膜锂电池的三明治结构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在待封装薄膜锂电池上沉积聚对二甲苯-C,制得第一层薄膜:
S2,在第一层薄膜上沉积聚六甲基硅氧烷,制得第二层薄膜;
S3,在第二层薄膜上沉积聚对二甲苯-C,制得第三层薄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封装薄膜锂电池的三明治结构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的过程为:
(1)将液态的对二甲苯-C二聚体在130~180℃下汽化;
(2)汽化后的对二甲苯-C二聚体在650~700℃下裂解,生成聚对二甲苯-C活性物质;
(3)将沉积室内气体温度降至20~40℃,使聚对二甲苯-C活性物质在待封装薄膜锂电池上进行沉积,制得第一层薄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封装薄膜锂电池的三明治结构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步骤S1前,需要对待封装薄膜锂电池进行预处理,其过程为:
(1)将待封装薄膜锂电池放入封闭的沉积室中,抽真空至压力为1.0×10-4Pa以下;然后充入流量比为0.1~1:1的Ar和N2的混合气体破真空,达到大气压后停止充入N2,随后再抽真空至1~1.5Pa;
(2)通入流量为200SCCM的Ar并保持等离子体发生器的功率为250W,在沉积室中产生等离子体,保持待封装薄膜锂电池为室温,对待封装薄膜锂电池的表面处理5~10分钟。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封装薄膜锂电池的三明治结构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的过程为:抽真空至压力为1.0×10-1~1.0×10-2Pa,然后充入Ar、O2和HMDSO,并使Ar的流量为15~150SCCM,Ar:O2:HMDSO的流量比为1:1~4:1,并保持等离子体发生器的功率为30~75W,在沉积室中产生等离子体,使O2和HMDSO在等离子体作用下裂解,裂解的O2和HMDSO发生反应生成聚六甲基硅氧烷;同时控制已制得第一层薄膜的待封装薄膜锂电池的温度为120~350℃,使聚六甲基硅氧烷在第一层薄膜上进行沉积,制得第二层薄膜。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封装薄膜锂电池的三明治结构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步骤S2前,需要对已制得第一层薄膜的待封装薄膜锂电池进行预处理,其过程为:
(1)将已制得第一层薄膜的待封装薄膜锂电池放入封闭的沉积室中,抽真空至压力为1.0×10-3~1.0×10-4Pa,然后充入流量比为0.1~1:1的Ar和N2的混合气体破真空,达到大气压后停止充入N2,随后再抽真空至30~70Pa;
(2)通入流量为15~150SCCM的Ar并保持等离子体发生器的功率为30~75W,在沉积室中产生等离子体,保持已制得第一层薄膜的待封装薄膜锂电池为室温,对第一层薄膜的表面处理5~10分钟。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封装薄膜锂电池的三明治结构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和S3需保持沉积室压力为2~8Pa。
7.一种用于封装薄膜锂电池的三明治结构复合薄膜,其特征在于,包括薄膜锂电池以及依次在薄膜锂电池上方的第一层薄膜、第二层薄膜和第三层薄膜;第一层薄膜的材料为聚对二甲苯-C;第二层薄膜的材料为聚六甲基硅氧烷;第三层薄膜的材料为聚对二甲苯-C。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封装薄膜锂电池的三明治结构复合薄膜,其特征在于,第一层薄膜厚度为500nm~2μm。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封装薄膜锂电池的三明治结构复合薄膜,其特征在于,第二层薄膜的厚度为2~4μm。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封装薄膜锂电池的三明治结构复合薄膜,其特征在于,第三层薄膜的厚度为1μm~4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拓米(成都)应用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拓米(成都)应用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7251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的铝塑膜纽扣电池
- 下一篇:一种L型连接片双极柱锂电池盖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