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超双疏表面的纤维阵列可控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72498.2 | 申请日: | 2019-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812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邓旭;范岳;王德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D01D1/06 | 分类号: | D01D1/06;D01D5/08;D01D7/00;C03C17/22;C03C17/23;D01F6/16;D01F6/22;D01F6/26;D01F6/18;D01F6/66 |
代理公司: | 成都聚蓉众享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91 | 代理人: | 张辉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超双疏 表面 纤维 阵列 可控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基于超双疏表面的纤维阵列可控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在30mm×30mm×0.17mm的玻璃片其中一面上制备超双疏表面,得到超双疏表面玻璃片;
b、将高分子与溶剂按不同的质量比充分搅拌混合,制得高分子纺丝溶液;
c、将超双疏表面玻璃片置于微流体纺丝机的步进装置的夹具上,以50r/min-500r/min的速度旋转玻璃片;
d、用注射器抽取制备好的高分子纺丝溶液注入微流体纺丝机的微流泵,微流泵以0.05mL/min-0.5mL/min的速度挤出到超双疏玻璃片上方,微流体纺丝机的步进装置以1mm/s-10mm/s的速度横向移动,超双疏玻璃片收集高分子纺丝溶液,得到规整阵列的高分子纤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超双疏表面的纤维阵列可控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制备超双疏表面,具体如下:
取30mm×30mm×0.17mm的玻璃片于燃烧的蜡烛火焰中均匀缓慢移动1min,使蜡烛火焰中的碳纳米颗粒均匀沉积于玻璃片上;
放置20片已沉积碳纳米颗粒的30mm×30mm×0.17mm玻璃片置于底部直径为240mm的干燥器内,取4mL原硅酸四乙酯和4mL氨水分别置于两个独立的烧杯内并将烧杯放置于干燥器内;
将干燥器抽真空至-0.08MPa,维持密封状态24h,干燥器内的原硅酸四乙酯与氨水通过stober法沉积二氧化硅纳米颗粒于玻璃片表面的碳纳米颗粒上方;
取出玻璃片置于马弗炉中,升温至600℃,去除玻璃片上的碳颗粒;
取出玻璃片,通过离子表面处理后,放置于干燥器内,取0.1mL氟化试剂置于烧杯中并放置于干燥器内,将干燥器抽真空至-0.08MP,维持密封状态2h,氟化试剂挥发与玻璃片表面的二氧化硅层进行氟化作用,得到超双疏表面玻璃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超双疏表面的纤维阵列可控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超双疏表面厚度为1μm-5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超双疏表面的纤维阵列可控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高分子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苯乙烯、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丙烯腈、聚氧化乙烯或聚丙烯酸钠其中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超双疏表面的纤维阵列可控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乙醇或水其中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超双疏表面的纤维阵列可控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得到的高分子纤维横截面为圆形、类圆形或椭圆形,并呈整体圆柱状结构规整排布于超双疏表面玻璃片上。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超双疏表面的纤维阵列可控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超双疏表面玻璃片时,所述氟化试剂为全氟辛基三氯硅烷、全氟癸基三氯硅烷、氟辛基二甲基氯硅烷、全氟辛基三乙氧基硅烷、全氟辛酰氯或十六烷基三氯硅烷其中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超双疏表面的纤维阵列可控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十六烷基三氯硅烷为氟化试剂制得的超双疏表面玻璃片上具有≥150°接触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7249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聚乳酸膨化纤维的加工工艺及应用
- 下一篇:基于静电纺丝的人工血管制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