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导电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171992.7 | 申请日: | 2019-03-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532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 发明(设计)人: | 吴惠英;刘尚楠;周燕;刘采梦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D06M15/37 | 分类号: | D06M15/37;D06M11/28;D01F8/02;D01F8/14;D06M101/10;D06M101/32 |
| 代理公司: | 苏州隆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6 | 代理人: | 周子轶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共混纤维 复合导电纤维 氯化铁溶液 制备 吸湿性 导电性要求 导电处理 纺丝溶液 共混纺丝 丝素蛋白 氧化反应 吡咯单体 聚吡咯 芯吸 浸泡 | ||
1.一种复合导电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丝素蛋白加入PBT纺丝溶液中进行共混纺丝,形成共混纤维;
将所述共混纤维浸泡在氯化铁溶液中10-60min;
将浸有氯化铁溶液的共混纤维置于含有吡咯单体的容器上进行氧化反应,使共混纤维的表面和内部生成聚吡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导电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混纤维中,各组分及其质量百分比为,丝素蛋白:1.0-5.0%,PBT:95.0%-99.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导电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氯化铁溶液的浓度为0.5-10%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导电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混纤维与所述吡咯单体在-10~30℃之间的温度下进行氧化反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导电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混纤维与所述吡咯单体发生氧化反应的时间为12-36h之间。
6.一种复合导电纤维,其特征在于,包括共混纤维和生成于所述共混纤维的表面和内部的聚吡咯,所述共混纤维包括PBT和丝素蛋白,所述复合导电纤维采用如下方法制备:
将丝素蛋白加入PBT纺丝溶液中进行共混纺丝,形成共混纤维;
将所述共混纤维浸泡在氯化铁溶液中10-60min;
将浸有氯化铁溶液的共混纤维置于含有吡咯单体的容器上进行氧化反应,使共混纤维的表面和内部生成聚吡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导电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混纤维中,各组分及其质量百分比为,丝素蛋白:1.0-5.0%,PBT:95.0%-99.0%。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导电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氯化铁溶液的浓度为0.5-10%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导电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混纤维与所述吡咯单体在-10~30℃之间的温度下进行氧化反应。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导电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混纤维与所述吡咯单体发生氧化反应的时间为12-36h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未经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7199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