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树脂成形装置及树脂成形品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71982.3 | 申请日: | 2019-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390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下多祐辅;小神优里奈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和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9C45/00 | 分类号: | B29C45/00;B29C45/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杨文娟;臧建明 |
地址: | 日本京都府京都市南区上鸟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树脂 成形 装置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是一种降低树脂成形品的厚度不均的树脂成形装置及树脂成形品的制造方法。树脂成形装置包括具有模腔的第一成形模具、以及与第一成形模具相向配置的第二成形模具,使第一成形模具及第二成形模具合模而使树脂成形品成形,第一成形模具包括形成模腔的底面的底面构件、以及与底面构件的与底面为相反侧的面接触而调整合模时的底面的形状的调整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树脂成形装置及树脂成形品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在利用压缩成形的树脂成形装置中,抑制所成形的树脂成形品的厚度不均的技术,可想到专利文献1所示的技术。
在专利文献1的树脂成形装置中,在对成形模具进行加热的加热板(heaterplate)、与支撑所述加热板的台板(platen)之间配置有包含多个柱状构件的隔热构件。并且,通过多个柱状构件的变形量而消除合模时的台板的挠曲,以抑制树脂成形品的厚度不均。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7-4303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伴随着近年来树脂成形品的薄型化及高精度化,要求进一步降低厚度的不均。
关于树脂成形品的厚度不均的原因,参照专利文献1的图1来进行说明。第一,可认为是按照第一台板11的变形,下模161及模腔1612的形状产生变形。这种变形的原因可认为在于,动力集中于合模时所产生的压力将动力从肘节连杆(toggle link)133等驱动机构传递至第一台板11的负载点、及合模时所产生的上模162等的压力平衡。作为第二个原因,可认为是来自于第一台板11的温度分布的不均。配置有隔热构件,以使加热板151、加热板152的热不传递至第一台板11及第二台板12。但是,难以完全隔热,而会传递少量的热。可认为借由所述热,而使得第一台板11及第二台板12的一部分产生温度差而变形。
因此,本发明的主要课题在于降低树脂成形品的厚度不均。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即,本发明的树脂成形装置包括具有模腔的第一成形模具、以及与所述第一成形模具相向配置的第二成形模具,并且使所述第一成形模具及所述第二成形模具合模而使树脂成形品成形,其中,所述第一成形模具包括:底面构件,形成所述模腔的底面;以及调整构件,与所述底面构件的与所述底面为相反侧的面接触而调整合模时的所述底面的形状。
[发明的效果]
根据如上所述而构成的本发明,能够降低树脂成形品的厚度不均。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树脂成形装置的结构的俯视图。
图2是主要表示所述实施方式的一对成形模具及合模机构的纵剖面图。
图3是表示所述实施方式的第一成形模具(下模)的主要部分的纵剖面图。
图4(a)是所述实施方式的底面构件的俯视图,图4(b)是所述实施方式的调整构件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所述实施方式的树脂成形品的制造方法的图。
图6是表示所述实施方式的树脂成形品的制造方法的图。
图7是表示所述实施方式的树脂成形品的制造方法的图。
[符号的说明]
2:下模
2C:模腔
3:上模
4:合模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和株式会社,未经东和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7198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