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致变色织物及其织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71947.1 | 申请日: | 2019-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818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2 |
发明(设计)人: | 张邱平;边丽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5/02 | 分类号: | B32B5/02;B32B5/06;B32B37/06;B32B37/00;B32B37/08;B32B37/10 |
代理公司: | 上海政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479 | 代理人: | 郑金彩 |
地址: | 20008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色 织物 及其 织造 方法 | ||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致变色织物及其织造方法,其主要是由导电织物基层、设置在导电织物上的电解质层、设置在电解质层上的电致变色层、设置在电致变色层上的透明导电层等构成。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电解质层可较好的实现电致变色层在导电织物基层上的粘合,同时通过导电织物基层和电解质层来替代离子储存以及辅助变色层,以向电致变色层提供离子,因此简化了电致变色器件所使用的层数,从而简化了电致变色织物的结构,降低了生产成本,且使得该电致变色织物易于制造,能够广泛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织物,尤其涉及一种电致变色织物及其织造方法。
背景技术
电致变色织物,作为一种智能纺织品,因其可以在电流或电场的作用下发生变色的现象,并且这种现象具有可逆性,已在信息、能源、电子、日常生活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目前智能型电致变色织物主要有两条研究思路,一是将电致变色材料制成薄膜,然后组装成电致变色器件;二是直接将电致变色材料制造成纤维长丝,然后加工成织物。
其中,电致变色器件是将电致变色器件与控制电路相结合,经外加电压控制造成器件色彩的变化,电致变色效应具有可逆性和记忆存储功能。同时可控制与调节不同波长电磁辐射的入射量,达到滤光、明暗控制与节能的目的。完整的电致变色器件有七层,分别为透明基材1、透明导电层2、电致变色层、离子导体层3、离子储存4以及辅助变色层5,其结构图如图1所示。离子导体层提供离子传输通道,离子储存层起存储离子及平衡电荷的作用。电致变色层是核心层,起变色作用。
然而,现有的电致变色器件存在结构较为复杂,生产成本高以及制作工艺繁杂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致变色织物及其制作方法,简化结构,降低生产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致变色织物,包括:
导电织物基层;
设置在所述导电织物基层上的电解质层;
设置在所述电解质层上的电致变色层;
设置在所述电致变色层上的透明导电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的电致变色织物,主要是由导电织物基层、电解质层和电致变色层以及透明导电层等所构成,通过电解质层可较好的实现电致变色层在导电织物基层上的粘合,同时通过导电织物基层和电解质层来替代离子储存以及辅助变色层,以向电致变色层提供离子,因此简化了电致变色器件所使用的层数,从而简化了电致变色织物的结构,降低了生产成本,且使得该电致变色织物易于制造,能够广泛应用。
具体地,所述导电织物基层可以为镀有金属层的织物或金属导电纤维织造形成的织物,或者所述导电织物基层可以为镀有石墨烯层或混纺有石墨烯材料的导电纤维织造形成的织物。以提升导电织物基层的导电性能,降低导电织物基层的制造成本,加快电致变色层的变色速度,并满足不同类型和规格的电致变色织物的设计需求。
为了满足实际的生产和设计需求,所述透明导电层可以为ITO导电膜、石墨烯导电膜或透明导电纤维交织而成的。
为了避免电致变色层与导电织物基层出现无法较好粘合的现象,所述电解质层可以优选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醋基凝胶电解质。
进一步作为优选地,所述电致变色层为质子酸掺杂的聚苯胺材料构成的薄膜或混有质子酸掺杂的聚苯胺材料的纤维构成的变色织物层。以使得电致变色层在导电织物基层和透明导电层作为正负极时,可以快速的变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719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合结构元件
- 下一篇:一种防水透气弹性布料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