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含硫天然气开发综合利用系统及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171799.3 | 申请日: | 2019-03-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107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8 |
| 发明(设计)人: | 贾玉刚;杨明军;韩志刚;罗小平;张杨;朱自强;李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迅升油气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四川沃兹凯兰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0L3/10 | 分类号: | C10L3/10;C10L3/12 |
| 代理公司: | 濮阳华凯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6 | 代理人: | 王传明;靳建山 |
| 地址: | 635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含硫天然气 综合利用系统 深加工 天然气开采 国家环保标准 脱硫脱碳系统 系统运行成本 应用技术领域 余热发电系统 天然气处理 废热锅炉 尾气排放 液化系统 余热发电 战略目标 净化 工艺流程 酸系统 酸性气 胺法 开发 废渣 废气 废水 应用 安全 | ||
本发明属于天然气处理及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含硫天然气开发综合利用系统及工艺。一种用于含硫天然气开发综合利用系统,包括胺法脱硫脱碳系统、湿法制酸系统、余热发电系统及LNG液化系统。本发明解决了含硫天然气开采净化及深加工过程中产生废水、废渣、废气等问题,同时利用废热锅炉余热发电,大大降低了系统运行成本、降低了安全风险、杜绝了环境污染等问题,具有工艺流程短,酸性气浓度适应范围广,最终处理后的尾气排放完全满足并适于将来越来越严格的国家环保标准,真正实现企业循环经济的战略目标,可广泛应用低、中、高、特高天然气开采与净化及深加工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天然气处理及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含硫天然气开发综合利用系统及工艺。
背景技术
天然气是在地下空隙层中天然生成的,是以甲烷、乙烷、丙烷等低分子饱和烃为主的烃类气体与少量硫化氢、二氧化碳、氮气等非烃类气体组成的混合气体。它作为一种清洁、高效和优质的气体能源和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城市燃气、天然气液化、天然气发电和天然气化工等多个领域。随着“川气东送”管道和“西气东输二线”全线投产,我国已基本形成全国天然气骨干管网。在国家政策的要求下,在市场需求量日益旺盛的条件下,中国正迎来一波“天然气浪潮”来自地下的天然气通常含有H2S、CO2等组分,H2S和CO2等酸性气体的存在将引起管线、设备等的腐蚀,且在有水存在的条件下加速腐蚀,因此需要对CO2进行分离,对H2S进行回收,通常CO2的含量较少,回收价值不高,因此仅对H2S进行回收,硫化氢的回收工艺主要有硫回收和酸回收,硫回收工艺以克劳斯工艺为主,络合铁湿法脱硫工艺也相继有了应用,但是仍存在诸多问题,克劳斯工艺投资较大,占地面积大,建设周期长,尾气仍存在SO2超标问题,而络合铁湿法脱硫工艺问题更为严重,脱硫药剂循环量大,存在硫磺纯度低(仅为70%),湿法硫工艺硫磺精制段产生大量的含盐废水,较难处理。
随着环保标准的愈来愈严格,需要发展新的单井含硫天然气开采及深加工工艺技术,解决单井井站脱硫、降低基建投资、降低运维成本、减少环境污染的新工艺及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含硫天然气单井开发及深加工工艺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含硫天然气开发综合利用系统及工艺,该系统在保证天然气脱硫和天然气深加工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减少能源消耗,实现硫的回收与资源化利用,实现余热发电回收回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含硫天然气开发综合利用系统,包括胺法脱硫脱碳系统、湿法制酸系统、余热发电系统及LNG液化系统。
所述的胺法脱硫脱碳系统包括重力沉降分离器,重力沉降分离器与吸收塔连接,吸收塔塔顶排出来的脱硫后的净化天然气进入净化气分离器,经净化气分离器分离出携液和杂质后的净化气外输;从吸收塔的塔底排出来的富液进入闪蒸罐,经闪蒸罐闪蒸掉溶解的烃类后的气体从闪蒸罐顶部出口排出进入湿法制酸系统;经闪蒸罐闪蒸后的富液经过过滤器过滤掉杂质后进入贫/富液换热器,贫/富液换热器的出口与再生塔连接;再生塔塔底出口与再沸器连接,经再沸器进一步脱除H2S和CO2,脱除H2S和CO2的贫液从再沸器排出由贫液泵增压后进入贫富液换热器冷却,经贫富液换热器冷却后经过脱硫液循环泵送入吸收塔循环脱硫;再生塔塔顶排出的气体进入酸气冷却器冷却回收贫液,经酸气冷却器冷却后贫液进入回流罐,回流罐底部与再生塔连接,所述的回流罐顶部排出气体进入湿法制酸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迅升油气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四川沃兹凯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迅升油气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四川沃兹凯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717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硫甲烷合成工艺和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复合生物质颗粒燃料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