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轨道交通车辆辅助制动控制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171703.3 | 申请日: | 2019-03-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871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 发明(设计)人: | 陆凤祥;沈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克诺尔车辆设备(苏州)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1H11/06 | 分类号: | B61H11/06 |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吴芳 |
| 地址: | 21515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道交通 车辆 辅助 制动 控制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轨道交通车辆辅助制动控制系统,其包括设置于管路上与总风管连通的过滤器、与过滤器连通的止回阀以及多个连接口,总风管与辅助制动控制系统连通,止回阀与制动储风缸连通;辅助制动控制系统还包括与过滤器连通的溢流阀、与溢流阀连通的减压阀、与止回阀连通的第三塞门、与第三塞门连通的节流阀、与节流阀连通的可控阀、以及与可控阀连通的第二塞门,减压阀与空气弹簧系统连通,溢流阀与空气弹簧储风缸连通,第二塞门与停放制动单元连接。本发明涉及的辅助制动控制系统集成了制动储风缸空气过滤和供给、空气弹簧系统用风供给和车辆停放制动控制功能;可减少相应的安装支架和安装管路,减少管路沿程损失,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车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轨道交通车辆辅助制动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在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制动领域内EP2002电空制动机占据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而作为EP2002电空制动机的安装支架和辅助制动控制功能的提供者,辅助制动控制单元在配置了EP2002电空制动机的车型上的占比也高于50%,因此辅助制动控制单元在国内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应用极为广泛,辅助制动控制系统是一个集成式的设备,每节车上均有安装。现有技术中辅助制动控制单元设计不合理,多个控制器件在气路板上排布分散,所需气路板的面积大,安装极其不便;且气流的纯净度无法保证。另外辅助制动控制单元和EP2002电空制动机为分开布置,各自需要安装支架,占用车下空间较大;两者之间需要通过额外管路连接,增加了管路沿程损失,降低了系统的响应速度,且增加了成本。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轨道交通车辆辅助制动控制系统,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轨道交通车辆辅助制动控制系统,其包括设置于管路上与总风管连通的过滤器、与所述过滤器连通的止回阀以及多个连接口,所述总风管与辅助制动控制系统通过第一连接口连通,所述止回阀与所述制动储风缸通过第二连接口连通,所述辅助制动控制系统与制动机连接;所述辅助制动控制系统还包括与所述过滤器连通的溢流阀以及与所述溢流阀连通的减压阀,所述减压阀与空气弹簧系统通过第三连接口连通,所述溢流阀与空气弹簧储风缸通过第四连接口连通;所述辅助制动控制系统还包括与所述止回阀连通的第三塞门、与第三塞门连通的节流阀、与所述节流阀连通的可控阀、以及与所述可控阀连通的第二塞门,所述第二塞门与停放制动单元通过第五连接口连接,所述可控阀与制动机的一个连接口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可控阀具有第一入口、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所述第一入口与节流阀相连通,所述第一出口与第二塞门相连通,所述第二出口与制动机相连通,所述第一入口与第二出口之间不导通。
进一步地,所述辅助制动控制系统具有车辆运行状态和车辆停放制动状态,所述可控阀具有停放制动缓解状态与停放制动施加状态,当辅助制动控制系统处于车辆运行状态时,所述第二塞门和第三塞门均处于打开状态,所述可控阀处于停放制动缓解状态,所述第一入口与第一出口导通,总风管内的压缩空气依次经过过滤器、止回阀、节流阀、可控阀第一入口、可控阀第一出口、第二塞门和第五连接口后进入停放制动单元,实现停放制动的缓解;当辅助制动控制系统处于车辆停放制动状态时,所述第三塞门处于打开状态,所述第二塞门处于打开状态,可控阀处于停放制动施加状态,所述第一出口与第二出口导通,停放制动单元内的空气依次经过第五连接口、第二塞门、可控阀第一出口和可控阀第二出口进入制动机后排出,所述总风管内的气源被可控阀第一入口截止。
进一步地,所述可控阀为脉冲阀,所述脉冲阀由第一阀用电磁铁和第二阀用电磁铁交替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可控阀为电磁阀。
进一步地,所述辅助制动控制系统还包括与所述减压阀连通的第一塞门。
进一步地,所述辅助制动控制系统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减压阀和第一塞门之间的管路上的测试接头,所述测试接头用于检测减压阀的压力设定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克诺尔车辆设备(苏州)有限公司,未经克诺尔车辆设备(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717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斜井矿车断绳防跑装置
- 下一篇:闸瓦间隙手动调整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