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浸料用无卤阻燃的环氧树脂体系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70703.1 | 申请日: | 2019-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625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冯云龙;施佳盛;陈建辉;邢铭菲;李恒;黄锐;付建辉;缪鹏程;童恩彬;刘坐镇;吕晓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理工大学华昌聚合物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3/00 | 分类号: | C08L63/00;C08L71/12;C08L61/14;C08J5/24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盛律师事务所 31316 | 代理人: | 韩雪松;韩雪莲 |
地址: | 201507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浸料用无卤 阻燃 环氧树脂 体系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预浸料用无卤阻燃的环氧树脂体系,其特征在于,按质量份数计,由包括以下五个组分的原料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浸料用无卤阻燃的环氧树脂体系,其特征在于,
所述双酚A型环氧树脂具有以下特征:环氧值为0.51-0.56,25℃粘度在8000-11000cp;和/或
所述酚醛型环氧树脂具有以下特征:环氧值为0.51-0.54,平均分子量600±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浸料用无卤阻燃的环氧树脂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塑性树脂为选自下组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聚乙烯醇缩醛树脂、苯氧树脂、聚酰亚胺和聚砜树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浸料用无卤阻燃的环氧树脂体系,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化剂为双氰胺固化剂且粒径在5微米以下;和/或
所述促进剂为脲类衍生物且粒径在5微米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浸料用无卤阻燃的环氧树脂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卤阻燃剂的分子量在1000-3000之间,且含磷量在8%-14%之间。
6.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浸料用无卤阻燃的环氧树脂体系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氮气保护下,将一部分的双酚A型环氧树脂和热塑性树脂加热、搅拌,直至混合液变澄清,从而得到a组分;
步骤2):将剩余的双酚A型环氧树脂加热到50~70℃,加入固化剂和促进剂分散均匀后,在三辊研磨机中研磨3~6遍,从而得到b组分;
步骤3):将酚醛型环氧树脂和无卤阻燃剂加入到双行星搅拌机中,升温至120~160℃,以20~40转/min的公转和750~1500转/min的分散转速进行搅拌1~3小时,从而得到c组分;
步骤4):在步骤3)得到的c组分中,加入步骤1)得到的a组分和固态环氧树脂,以10~30转/min的公转和500~1000转/min的分散转速进行搅拌0.5~1.5小时,降温至65-75℃,从而得到d组分;
步骤5):在步骤4)得到的d组分中加入步骤2)得到的b组分,混合均匀,从而得到所述预浸料用无卤阻燃的环氧树脂体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预浸料用无卤阻燃的环氧树脂体系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质量份数计,步骤1)中所述的双酚A型环氧树脂与热塑性树脂的用量比为1:1~6:1。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预浸料用无卤阻燃的环氧树脂体系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质量份数计,步骤2)中所述的双酚A型环氧树脂与固化剂的用量比为1.5:1~5:1;和/或步骤2)中所述的双酚A型环氧树脂与促进剂的用量比为1.5:1~8:1。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预浸料用无卤阻燃的环氧树脂体系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质量份数计,步骤3)中所述的酚醛型环氧树脂和无卤阻燃剂的用量比为1:1~8:1。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预浸料用无卤阻燃的环氧树脂体系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质量份数计,步骤4)中c组分和a组分的用量比为1:1~1:3;和/或步骤4)中c组分和固态环氧树脂生物的用量比为1:10~1: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理工大学华昌聚合物有限公司,未经华东理工大学华昌聚合物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7070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