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良烟田土壤性质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166873.2 | 申请日: | 2019-03-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219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6 |
| 发明(设计)人: | 李震;李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省烟草公司黔西南州公司;湖南省蔬菜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01B79/02 | 分类号: | A01B79/02 |
| 代理公司: | 长沙和雅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38 | 代理人: | 林传贵 |
| 地址: | 562400 贵州省黔西***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施用 烟田 土壤耕层 土壤性质 有机物料 无机肥 灌水 重构 土壤 土壤微生物活性 改良 土壤改良技术 土壤理化性质 土壤孔隙度 土壤有机质 有效钾含量 吡咯喹啉醌 土壤容重 土壤速效 土壤酸度 追肥 结构性 基肥 钾肥 互换 配合 栽培 | ||
本发明涉及土壤改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良烟田土壤性质的方法。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1)烟田土壤耕层重构;(2)施用有机物料;(3)灌水处理;(4)施用基肥;(5)施用追肥。本发明采用土壤耕层重构技术,将烟田中0‑20cm土壤与20‑40cm土壤互换,然后施入大量有机物料并灌水,并配合施用吡咯喹啉醌,结合无机肥特别是多种不同钾肥配合施用,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性,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孔隙度,降低土壤酸度。还能减少传统栽培方法中无机肥的用量,提高烟田土壤速效养分尤其是有效钾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壤改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良烟田土壤性质的方法。
背景技术
烤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我国人多地少,粮烟争地局势严峻,烤烟种植区土地高度集约化利用和复种指数高,在生产中还存在化肥施用量过大、有机肥施用量少等施肥习惯,导致土壤质量下降,有机质含量不升反降,肥料利用率逐年下降。化肥用量的不断增加使土壤结构破坏、耕层变浅、有机质含量下降、烟叶品质下降,部分地区出现土壤酸化等问题,有益微生物种类和数量降低,极大地破坏了植烟土壤的生态环境。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良烟田土壤性质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改良烟田土壤性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烟田土壤耕层重构:将烟田中深度为0-20cm的土壤与深度为20-40cm的土壤互换,旋耕深度40cm;
(2)施用有机物料:所述有机物料包括以重量份计的以下成分:烟草秸秆40-80份、废烟叶10-30份、米糠10-30份、酒糟10-20份、蚯蚓粪10-30份、菌渣10-20份、花生麸5-15份、腐熟鸡粪5-15份和油籽饼5-15份,在耕层重构后的烟田中施用所述有机物料,总施用量为500kg/亩,同时配合施用吡咯喹啉醌500-1000ng/亩;
(3)灌水处理:有机物料施用后,在烟田进行灌水处理,处理完成后将田间积水排干;
(4)施用基肥:烟草移栽前采用条施法在每亩烟田中施入氮肥5kg、磷肥10kg和钾肥70kg作为基肥,所述钾肥为含钾51%硫酸钾肥+含钾24%弱碱性枸溶性钾肥+含钾10%的木本泥炭和草本泥炭混合物配合施用;
(5)施用追肥:烟草移栽后施用浓度为200-600nmol/L的吡咯喹啉醌溶液,共施用3次;烟草团棵期每亩追施氮肥3kg和钾肥17kg,现蕾期追施氮肥3kg和钾肥3kg。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有机物料施用前混合粉碎并过80-100目筛,施用时配施发酵剂2kg/亩。
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吡咯喹啉醌的施用量为750ng/亩。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灌水处理之前在栽培地四周筑高20cm的坝,灌水处理时保持水面高度高出地表10-15cm。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灌水处理时地温为20-40℃,处理周期为7-15d。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中的氮肥为含氮46%的尿素,磷肥为含磷16%的过磷酸钙,钾肥包括含钾51%的硫酸钾、含钾24%的弱碱性枸溶性钾肥及含钾10%的木本泥炭和草本泥炭的混合物,三种钾肥的施用量分别为8kg/亩、22kg/亩和40kg/亩。
进一步地,所述木本泥炭和草本泥炭的混合物中木本泥炭和草本泥炭的质量比为7:3。
优选地,所述步骤(5)中吡咯喹啉醌溶液的施用浓度为400nmol/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烟草公司黔西南州公司;湖南省蔬菜研究所,未经贵州省烟草公司黔西南州公司;湖南省蔬菜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668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