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富马酸磷丙替诺福韦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65740.3 | 申请日: | 2019-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860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吴志刚;宋玉玲;刘清;马瑜;王倩倩;黄俊渊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特瑞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9/20 | 分类号: | A61K9/20;A61K31/675;A61K47/38;A61P1/16;A61P3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富马酸磷丙替诺福韦 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富马酸磷丙替诺福韦的药物组合物,该药物组合物包含如下组分:富马酸磷丙替诺福韦、填充剂、矫味剂、崩解剂、润滑剂。本发明将富马酸磷丙替诺福韦、填充剂、崩解剂和润滑剂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使用崩解剂使片剂平稳崩解迅速,活性物质快速释放。使用时,可将片剂置于水中,片剂迅速崩散形成混悬液,方便患者服用。本发明即可采用常规的整片吞服方式,亦可置于水中快速形成混悬液,必要时可通过鼻胃管给药,适用于吞咽困难。综上,本发明制备的富马酸磷丙替诺福韦的药物组合物满足实际临床应用,且有利于药物的工业化生产,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制剂领域,特别涉及病毒性肝炎药物。
背景技术
富马酸磷丙替诺福韦(TAF)也被称为“替诺福韦二代”,是美国吉利德公司推出的继“替诺福韦”之后又一抗乙肝病毒的重磅药物,较之前的抗乙肝病毒药物相比,其拥有如服用量小,对肾损伤几乎没有损伤等诸多优势,目前已经在中国、香港、美国、欧洲、日本、印度等国家和地区上市。
富马酸磷丙替诺福韦用于在有代偿的肝病成年中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治疗。
TAF作为亲脂性化合物,通过转运体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1B1/3(Organic Anion-transporting
Polypeptide 1B1/3,OATP1B1/3)以主动转运和被动扩散的方式进入到原代肝细胞内。羧酸酯酶1(carboxylesterase 1,CES1)在原代肝细胞中将其水解转换为替诺福韦。替诺福韦随后被胞内的细胞激酶磷酸化,转化为具有药理活性的替诺福韦二磷酸酯。替诺福韦二磷酸酯通过嵌入到HBV的DNA逆录酶中来抑制DNA的复制,从而导致DNA链终止。替诺福韦二磷酸酯还对哺乳动物的DNA聚合酶有较弱的抑制作用,包括线粒体DNA聚合酶γ。
根据中国吞咽障碍评估与治疗专家共识(2017版)的资料可知:吞咽障碍是临床上多学科常见的症状易导致误吸、吸入性肺炎、营养不良等严重后果。
目前技术开发的产品为整片吞服,仅适用于普通患者,对吞咽困难的患者不能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而改变剂型又难以保证和原研药物相同治疗效果。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方法的不足,本发明将富马酸磷丙替诺福韦、填充剂、崩解剂和润滑剂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使用崩解剂使片剂平稳崩解迅速,活性物质快速释放。使用时,可将片剂置于水中,片剂迅速崩散形成混悬液,方便患者服用。必要时可通过鼻胃管给药,亦适用于吞咽困难及不能吞咽的患者。
根据本发明其中一种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富马酸磷丙替诺福韦的药物组合物,上述的药物组合物包含如下组分:富马酸磷丙替诺福韦、填充剂、矫味剂、崩解剂、润滑剂。
根据本发明其中一种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富马酸磷丙替诺福韦的药物组合物,上述药物组合物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富马酸磷丙替诺福韦10~20份、填充剂70~90份、矫味剂5~10份、崩解剂5~10份、润滑剂1~5份。
根据本发明其中一种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富马酸磷丙替诺福韦的药物组合物,上述填充剂为微晶纤维素、乳糖、甘露醇、玉米淀粉、预胶化淀粉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还有一些方案中填充剂为微晶纤维素、乳糖中的一种或两种组合。
根据本发明其中一种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富马酸磷丙替诺福韦的药物组合物,上述矫味剂为阿司帕坦、甜菊素、薄荷醇中的一种或两种组合。
根据本发明其中一种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富马酸磷丙替诺福韦的药物组合物,上述崩解剂为干淀粉、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交联聚维酮、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羧甲基淀粉钠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还有一些方案中崩解剂为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特瑞药业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特瑞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657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