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人眼专注度辨识功能的导游机器人脸部装置及控制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163660.4 | 申请日: | 2019-03-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862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 发明(设计)人: | 王鹏;罗鹏;刘然;宋春宵;黎晓强;张元;张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K9/62;G06N3/02;B25J9/00;B25J11/00;B25J19/02;B25J9/1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5008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机器人 嘴部 导游机器人 眼部机构 人眼 辨识功能 控制系统 导游 智能服务机器人 分类准确率 板状结构 表情变化 动作机构 机构设置 脸部表面 脸部表情 眉毛结构 人机互动 人机交互 实时检测 视觉模块 学习算法 眼睛结构 语音模块 预测模型 智能化 眼部 嘴唇 支撑 改进 | ||
1.具有人眼专注度辨识功能的导游机器人脸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器人脸部(1)、眼部机构(2)、嘴部机构(3)和控制系统(4);所述机器人脸部(1)为板状结构,所述眼部机构(2)和嘴部机构(3)设置于机器人脸部(1)表面;
所述机器人脸部(1)包括视觉模块(1-1)、语音模块(1-2)和脸部支撑(1-3);
所述眼部机构(2)包括眼睛结构(2-1)和眉毛结构(2-2);
所述嘴部机构(3)包括嘴部动作机构(3-1)和嘴唇结构(3-2);
所述控制系统(4)主要包括第一芯片和第二芯片,所述第一芯片与视觉模块(1-1)控制连接,所述第二芯片与眼部机构(2)和嘴部机构(3)控制连接,其中第一芯片与第二芯片通过UART0串口进行通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人眼专注度辨识功能的导游机器人脸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脸部支撑(1-3)包括脸部框架(1-3A)、第一支撑(1-3B)和第二支撑(1-3C),所述脸部框架(1-3A)前表面仿人鼻子的位置加工有圆形通孔,用于所述视觉模块(1-1)中摄像探头的定位与安装;所述语音模块(1-2)布置在第一支撑(1-3B)上表面,所述语音模块(1-2)包括喇叭(1-2A)、喇叭支架(1-2B)和功放模块,喇叭(1-2A)垂直于第一支撑(1-3B)和第二支撑(1-3C)布置,通过喇叭支架(1-2B)设置于第一支撑(1-3B)和第二支撑(1-3C)之间后方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人眼专注度辨识功能的导游机器人脸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眼睛结构(2-1)包括眼球构件(2-1A)和眼球固定构件(2-1B);所述眉毛结构(2-2)包括第一眉毛构件(2-2A)、第一金属齿轮(2-2B)、单轴舵机(2-2C)、单轴舵机支架(2-2D)、第二金属齿轮(2-2E)、第二眉毛构件(2-2F),所述单轴舵机(2-2C)的输出轴嵌套在第一金属齿轮(2-2B)的轴孔中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金属齿轮(2-2B)的另一端与第一眉毛构件(2-2A)的输入端固接传递扭矩,所述第二金属齿轮(2-2E)与第一金属齿轮(2-2B)参数均相同,并与第一金属齿轮(2-2B)轮齿啮合传递扭矩,所述第二金属齿轮(2-2E)的内孔与第二眉毛构件(2-2F)的输入端固接,所述单轴舵机(2-2C)通过单轴舵机支架(2-2D)与所述脸部框架(1-3A)固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人眼专注度辨识功能的导游机器人脸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嘴部动作机构(3-1)包括第一摆杆(3-1A)、第一金属舵盘(3-1B)、第一双轴舵机(3-1C)、第一舵机支架(3-1D)、第二舵机支架(3-1E)、第二双轴舵机(3-1F)、第二金属舵盘(3-1G)、第二摆杆(3-1H);所述嘴唇结构(3-2)包括上嘴唇(3-2A)和下嘴唇(3-2B),所述上嘴唇(3-2A)和下嘴唇(3-2B)后端面均加工有一对对称布置的凸台,用于与传动装置连接;所述第一双轴舵机(3-1C)通过第一舵机支架(3-1D)与所述第一支撑(1-3B)的下表面连接;所述第一双轴舵机(3-1C)的输出轴与第一金属舵盘(3-1B)的内孔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金属舵盘(3-1B)与第一摆杆(3-1A)的一端固接,所述第一摆杆(3-1A)的另一端与所述上嘴唇(3-2A)后端面两个凸台固接,所述第二双轴舵机(3-1F)通过第二舵机支架(3-1E)与第二支撑(1-3C)的上端面固接,所述第二双轴舵机(3-1F)的输出轴嵌套在第二金属舵盘(3-1G)的内孔中,所述第二金属舵盘(3-1G)与第二摆杆(3-1H)的一端固接传递扭矩,所述第二摆杆(3-1H)的另一端与所述下嘴唇(3-2B)后端面的凸台固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未经哈尔滨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6366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