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星型拓扑结构网络的油田监测系统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163077.3 | 申请日: | 2019-03-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878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 发明(设计)人: | 孙宪利;孟维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宪利;孟维新 |
| 主分类号: | H04L12/44 | 分类号: | H04L12/44;G08C17/02;H04L12/751;H04L12/2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24000 辽宁省盘锦市兴隆台***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监控节点 实时监测 主站 星型拓扑结构网络 无线采集装置 信息传递 油田监测 星型拓扑结构 数据传送 通信连接 无线互联 指标信号 油井 采集 检测 展示 分析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星型拓扑结构网络的油田监测系统及其方法,包括多个RTU无线监控节点、汇集节点,以及实时监测主站,每个RTU无线监控节点中设置有若干无线采集装置,所述无线采集装置检测并采集所述RTU无线监控节点处的指标信号后传送到相对应的RTU无线监控节点,然后由RTU无线监控节点传送到汇集节点,最后由汇集节点将数据传送至实时监测主站,并由实时监测主站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展示。本发明采用星型拓扑结构的无线互联的方式将多个RTU通信连接起来,不再依赖有线的RS485或者GSM通信方式就能非常有效的将信息传递给油井实时监测主站,不仅节省了成本,而且使信息传递更稳定、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网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星型拓扑结构网络的油田监测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油田的现代化改造及数字化建设,将油井现场管理难度进一步降低避免了人工巡检带来的人力物力的浪费,同时保证了对油井的实时监控,对分析油井工况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现有情况下仅可对相互距离较近及非偏远的油区通过传统仪表远传功能实现数字化建设。但油田某些油区地处偏远,油井点分散,仍需人工巡检。油井正常运行时大多数时间的人工巡检是徒劳的,不能保证油井监控的实时性,同时由于实时性的缺陷,数据的准确性也会受到影响。
目前的做法是将压力计、温度计、流量计、载荷等各种传感器信息由很多无线采集装置采集到,然后通过RS485通信的方式或者其他无线的的方式传递给RTU然后RTU传递给油井实时监测主站,由油井实时监测主站对数据进行有效应用。现有的监控系统中的RTU通信每一台增加一个4G模块,通过4G模块将数据直接传递给主站,这种做法在目前的工程应用中有很多弊端,增加通讯成本、同时4G方式在很多偏远地区无法有效获得信号。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基于星型拓扑结构网络的油田监测系统及方法,其采用星型拓扑结构的无线互联的方式将多个RTU通信连接起来,不再依赖有线的RS485或者GSM通信方式就能非常有效的将信息传递给油井实时监测主站,减少了系统中使用4G产品的机率,不仅节省了成本,而且使信息传递更稳定、可靠。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技术方案一:
一种基于星型拓扑结构网络的油田监测系统,包括多个RTU无线监控节点、汇集节点,以及实时监测主站,每个RTU无线监控节点中设置有若干无线采集装置,所述无线采集装置检测并采集所述RTU无线监控节点处的指标信号后通过无线的方式传送到相对应的RTU无线监控节点,然后由RTU无线监控节点采用无线的方式传送到汇集节点,最后由汇集节点将数据传送至实时监测主站,并由实时监测主站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展示。
技术方案二:
一种基于星型拓扑结构网络的油田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对RTU无线监控节点、汇集节点、实时监测主站,以及若干无线采集装置进行组网,将多个RTU无线监控节点按A、B、C……进行字母编号后,分别通过无线的方式与汇集节点进行连接,汇集节点通过无线的方式与实时监测主站进行连接;无线采集装置采用就近通讯原则,自动搜索信号最强的RTU无线监控节点,然后自动接入相对应的RTU无线监控节点、注册、并在组内按1、2、3……N进行数字编号;
步骤二、无线采集装置将监测的指标信号通过监测传感器采集后,将信息发送至与其无线连接的RTU无线监控节点,并由与其无线连接的RTU无线监控节点将信息发送至汇集节点,然后发送至实时监测主站。
进一步的,步骤一中所述的在组内按1、2、3……N进行数字编号的具体方法为:编号为A的RTU无线监控节点组下的无线采集装置编号为A1、A2、A3、……AN;编号为B的RTU无线监控节点组下的无线采集装置编号为B1、B2、B3、……BN。
进一步的,所述指标信号包括压力、温度、流量、载荷中的一种或几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宪利;孟维新,未经孙宪利;孟维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630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讯总线转换系统
- 下一篇:箱型交换机、网络接口卡、及封包转送的管理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