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空气过滤蜂窝状活性炭预处理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62126.1 | 申请日: | 2019-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419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8 |
发明(设计)人: | 梁峙;徐旭;张明胜;肖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C01B32/39 | 分类号: | C01B32/39;C01B32/36;C08F216/14;C08F228/06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朱宝庆 |
地址: | 221018 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南三***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齿轮 限位器 齿条滑板 蜂窝状活性炭 预处理装置 空气过滤 限位杆 同轴转动连接 工作效率高 齿条啮合 传动连接 滑动连接 设备结构 实验材料 提升装置 外部电机 限位装置 有效控制 原料堆积 减震组 进样量 齿条 穿针 螺纹 自动化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空气过滤蜂窝状活性炭预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限位器框架、限位器提升装置、限位器减震组、含齿条滑板、限位杆螺纹、限位杆、A齿轮、B齿轮、C齿轮;所述含齿条滑板位于限位器框架内部且与限位器框架一侧滑动连接,含齿条滑板一端齿条的上部设有B齿轮,B齿轮与含齿条滑板一端齿条啮合连接;所述C齿轮设在B齿轮后侧,C齿轮的直径小于B齿轮,C齿轮与B齿轮同轴转动连接,其中B齿轮与外部电机传动连接。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空气过滤蜂窝状活性炭预处理装置,该设备结构简单,操作便捷,自动化程度和工作效率高;且该设备采用了穿针限位装置,能够有效控制进样量,避免了原料堆积的情况,减少了实验材料的浪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保设备,特别是一种用于空气过滤蜂窝状活性炭预处理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生物质炭又称活性炭黑,是黑色粉末状或颗粒状的无定形炭,具有吸附容量大、快速过滤等特性。主要适用于有毒有害气体过滤,以及各种氨基酸工业、精制糖脱色、味精工业、葡萄糖工业等。目前,生物质炭的生产方法很多,使用的活化设备类型也比较复杂,这其中回转活化炉是一种较好的活化设备,它既能生产粉状糖用炭或药用炭,又能生产颗粒状生物质炭,但该设备在活化过程中需要外加热源,能耗比较大,由于制备过程相对复杂,因而整个系统所占用的空间也会比较大。另外,回转活化炉的活化时间长,而且所制备的生物质炭基本上不具有A法焦糖脱色力。
目前空气过滤蜂窝状活性炭预处理装置,工作效率低,生产不稳定,其结构繁复,操作繁琐,使用不便。现有设备中推针的机械强度差,在高速运动热稳定性提升率抗冲击压力、年工作日折断数量、抗腐蚀能力表现极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空气过滤蜂窝状活性炭预处理装置,包括调节支座、工作柜、推动机构、操控面板、报警器、穿针板、穿针机构、气动三联件;工作柜底部四角设有调节支座,调节支座调节高度值在0mm~25mm,工作柜上部设有推动机构,推动机构与工作柜螺纹固定,推动机构一端置有穿针机构,穿针机构与工作柜螺纹固定,工作柜上部一侧两端分别设有操控面板和报警器,报警器通过导线与操控面板控制相连,穿针板位于穿针机构顶端,穿针板共有两个,穿针板与穿针机构固定连接,穿针板设有凹槽,其凹槽内置有一排穿针,气动三联件位于工作柜前侧,气动三联件与工作柜固定连接,穿针板内设有穿针限位器,穿针限位器与穿针放置凹槽固定连接,并位于穿针放置凹槽下部一侧,穿针限位器与外部电机传动连接;所述穿针限位器包括限位器框架、限位器提升装置(2)、限位器减震组、含齿条滑板、限位杆螺纹、限位杆、A齿轮、B齿轮、C齿轮,含齿条滑板位于限位器框架内部且与限位器框架一侧滑动连接,含齿条滑板一端齿条的上部设有B齿轮,B齿轮与含齿条滑板一端齿条啮合连接,C齿轮设在B齿轮后侧,C齿轮的直径小于B齿轮,C齿轮与B齿轮同轴转动连接,B齿轮与外部电机传动连接;所述限位杆从限位器框架一侧穿过,限位杆的一端设有限位杆螺纹,限位杆螺纹与A齿轮啮合连接,A齿轮位于C齿轮下部,A齿轮与C齿轮啮合连接,A齿轮通过固定轴连接在含齿条滑板一端齿条上,限位器提升装置(2)位于含齿条滑板一侧,限位器提升装置(2)下部的提升杆与含齿条滑板一端连接,限位器提升装置(2)通过导线与操控面板控制相连,限位器减震组固定连接在含齿条滑板上,限位器减震组的数量为2个。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空气过滤蜂窝状活性炭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1步,操作人员根据物品穿串要求,选择合适的物品储槽,并将物品储槽固定于模具固定槽上,其次操作人员将准备好的穿针放置于穿针板内部的凹槽内,最后操作人员接通电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工程学院,未经徐州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621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