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压台区峰谷负荷平衡智能管理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161806.1 | 申请日: | 2019-03-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421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 发明(设计)人: | 曹麾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麾 |
| 主分类号: | H02J3/32 | 分类号: | H02J3/32;H02J3/26 |
| 代理公司: | 成都时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50 | 代理人: | 陈千 |
| 地址: | 06600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低压台区 峰谷负荷 平稳运行 智能管理 空转 波动限制 电力负荷 电网安全 供电成本 供电负荷 近似直线 平衡过程 系统稳定 削峰填谷 发电机组 储能 调峰 光伏 平衡 机组 高峰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压台区峰谷负荷平衡智能管理方法,在平衡过程中借助储能补偿和光伏补偿进行削峰填谷,使得供给侧只需依据低压台区供电负荷需求来确定相对平稳的供给,使其系统稳定运行,减少了高峰时机组的运行数量,节省了供电成本,并且能够将台区调峰波动限制在±10%以内,实现近似直线的电力负荷平稳运行,防止发电机组空转,保证了电网安全、经济、平稳运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台区供电智能化技术,特别是一种低压台区峰谷负荷平衡智能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电力需求存在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峰谷差接近50%,使得按满足客户最大需求设置的发供电能力,在需求低谷时段大量被闲置,加大了发电机组的投入,增加了投资浪费,降低了效率,提高了电价成本,与此同时,增加了能源消耗,排放了更多的污染物,不符合节能减排的要求。
面对这一客观存在的问题,我国采取了多种措施:
1)夏时制,所谓夏时制是一种为节约能源而人为规定地方时间的制度,一般在天亮早的夏季人为将时间提前一小时,可以使人早起早睡,减少照明量,以充分利用光照资源,从而节约照明用电,我国于1986年至1991年间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了6年夏时制,但经过统计计算,夏时制并未改变峰谷差,只是将峰谷出现的时间提前了,并且夏时制还会扰乱人们正常的生物钟和社会的正常运转;
2)调峰电厂,现实中多为抽水蓄能电站,抽水蓄能电站利用电力负荷低谷时的电能抽水至上水库,在电力负荷高峰期再放水至下水库发电的水电站,它可将电网负荷低时的多余电能转变为电网高峰时期的高价值电能,还适于调频、调相,稳定电力系统的周波和电压,且宜为事故备用,还可提高系统中火电站和核电站的效率,但是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周期长,场地要求高,很难大面积推广,并且抽水蓄能电站在能量转换的过程中会造成大量的能量损失;
3)峰谷电价管理措施,峰谷电价按高峰用电和低谷用电分别计算电费,峰谷电价制度能充分发挥价格的经济杠杆作用,调动用户削峰填谷、均衡用电的积极性,提高了电网负荷率和设备利用率,达到控制高峰负荷、充分利用电网低谷电量的目的,同时也达到了成本合理分摊的目的,虽然从2012年7月开始,居民阶梯电价制度已在我国大部分省市开始实行,但是峰谷电价管理并不能从源头上解决存在的问题。
由于上述措施存在的种种局限性,目前全国的调峰能力仅能达到1.7%,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如何增强电网的峰谷负荷平衡能力成为当今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低压台区峰谷负荷平衡智能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压台区峰谷负荷平衡智能管理方法包括:
1)在低谷电价开始的那个时刻,校正用户用电曲线预测模型;
2)通过用户用电曲线预测模型预测未来24小时内预测的用户用电曲线,同时预测未来24小时内预测的台区光伏发电曲线,利用所述预测的用户用电曲线和所述预测的台区光伏发电曲线计算台区供电负荷需求,供电单位参考所述台区供电负荷需求提供电能;
3)在低谷电价期间,将低价电存入台区蓄能储能装置;
4)在低谷电价结束的那个时刻,将多个光伏发电单元的电能输入主网配电系统;
5)实时监测各个台区检测单元的数据,预测用户负荷端的用电需求,对于所述台区蓄能储能装置进行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所述校正用户用电曲线预测模型具体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麾,未经曹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618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